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1905章讲武堂演,不败即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05章讲武堂演,不败即胜(3 / 3)

就比如同样也是山地战,定军山可以取得胜利,在夷陵却一败涂地。陆逊对阵刘备的北地冲击战术,就是简单的利用三峡一带错综复杂的地形,坚守不出。

受限于三峡一带的地形,或许还有刘备本身兵卒更替,精锐的后续薄弱的问题,最终刘备无法突破陆逊的防守,更没有办法率领一支精锐,成功的去突击对方本阵,最终陷入僵局,被一把火烧光了最后的荣光。

对于刘备来说,他最为深刻的问题,并不是在军事上的失败,而是他并不清楚胜利之后应该干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好好的去利用胜利,就像是在泰山之下感叹苛政的孔夫子一样。

在历史上即便是面对曹操这样的对手,刘备也能够依靠他自己熟悉的战斗方法取得局部的胜利,但是胜利之后的事情,往往又让他手足无措。

对于山东士族来说,对于大汉朝堂来讲,刘备为代表的的北地男,终究是个乡巴佬的形象,是武夫,是『健壮』,不受到欢迎,也无法完全融入。

刘备最后能以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辗转大河上下、大江南北,走荆州据川蜀,成就一番事业,归根结底,并非因其在北地战术上有什么新突破,而是在于猪哥在隆中给刘备指出了战斗背后应该做的事情,从战术进化到了战略,补上了那块漏水的板子,将局部突击的战术胜利,转化为三足鼎立的天下格局……

至于当下的刘备么,那块板子依旧漏着水。

而且没人可以补得上。

猪哥现在应该还在荆襄……

一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堂下众人最终也陆续上交了各自的策略。

斐潜将众人上交的策论大概看了一遍,微微笑了笑,然后说道:『张、李二位校尉,且上前来!』

斐潜自然不可能说是闲着无聊才来讲武堂的,他到讲武堂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毕竟作为麾下有了吕布张辽等人,又有西凉骑兵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斐潜也几乎等同于北地这种战术的继承和发扬者。

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容易形成一种惯性,导致手下的将校一味地用这种战术,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碰到『夷陵之战』。所以斐潜必须将这种已经比较规模成型的战术的弱点,再一次强调出来……

因为在当下这个阶段上,斐潜麾下的精锐质量若说排第二,还真没有什么人敢排第一,所以只要是正常的稳扎稳打,至少可以大概率的在对抗中保持不败,反倒是若是一味凭借武勇,贪功冒进,就很有可能会像是张辽一样,纵然最后胜利,也会损兵折将。

张绣和李典对视一眼,走上前来。

斐潜示意两人站在悬挂的战图两侧,张绣代表斐潜一方,李典代表曹操一方,开始『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最忌讳的就是枉顾事实,或是脱离实际,但是在场的基本上都是有着丰富实际作战经验,统帅过兵卒的中上层校官,所以排兵布阵究竟合不合理,众人心中多少也有杆秤。

李典微微回头看了斐潜一眼。

斐潜笑着点了点头。

李典心中略安,便开始和张绣对抗起来。说实在的,李典在写这一场模拟战策论的时候,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他觉得如果斐潜和曹操当时在许县之下真的交战,斐潜未必能占据多少上风……

起初李典还担心这样写会让斐潜不快,但是想了又想,迟疑再三,还是按照原先的想法写了下来,并且还特意注明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很快,李典和张绣就到了最为重要的意见分歧点了,张绣认为在骑兵拉扯之后,在对于曹操本阵的具装骑兵突袭之中,曹操本阵会崩溃四散,然后就会确定胜局。

李典认为曹操本阵不会崩坏,至少不会那么快的崩溃,然后四周曹氏兄弟和夏侯兄弟会迅速扑上来,形成合围,到时候败落的反倒很有可能是陷入曹军阵中的斐潜骑兵……

两个人争执不下,裁决权就回到了斐潜手中。

斐潜先是表扬了一下两个人的布置兵马的方式方法,然后问道:『若某本阵遇袭,二位是否来援?』

张绣李典自然是拍胸脯的拍胸脯,表态度的表态度。斐潜微微点头,然后看向堂内其他的人,说道:『张李二校尉尚且如此,更何况兄弟亲族?更何况曹司空多诡诈,定然有所防备,张校尉突袭本阵,说不得正中其下怀!』

然后斐潜大概讲了一下如果真的当时要打,应该如何做什么举措。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骑兵高机动性,就像是小刀割肉一样进行侵袭,曹操唯一的对应策略就是收缩阵列,压缩防御范围,否则任何突出的部位都会被割掉……

一旦曹军收缩之后,斐潜就获得了更多的战场主动权,可以选择侵扰后方,也可以在外游弋,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可能速胜,很大可能性会进入拉锯战,而拉锯战并不是斐潜想要的结果。

当然,斐潜最终选择和曹操商谈,还有政治层面的考量,而这些就自然不用和这些军校说明了,最后,斐潜总结道:『为将之道,临阵之前,当先虑不败,后方求其胜!不求百战皆胜,但求不败之军!今日之讲,课后讲义汇总下发,各位好生研读……』

简单来说,就是别浪!

历史上太多前期顺利后期发浪,结果自己浪到死的家伙,斐潜可真不希望自己最终成为一个负面教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