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考试(3)(1 / 2)

“你们怎么来了?”

一进城门,李青白看到韩明和王澄在路边的茶摊上招手,扯着张昱偷偷下了平板车。

“不是规定专业考试不通过就不能参加后两场吗?我昨天的工部考试没通过,正好闲着没事去福满楼听书,但是掌柜的说大厨们都被玄学馆临时找去当角儿去了。一时好奇偷偷去玄学馆转了转,碰上王澄在考试。哎呦,你们猜怎么着?简直神了。”韩明这厮说到这儿故意停顿了一下,吊人胃口。

“发生什么了,快说。”李青白果然上道地问。

“学院安排了十个不同职业的成年男子,但是一样的穿着,让玄学馆这帮学子们猜测是什么职业。”韩明兴奋地接着说,“其中就有福满楼的大厨,我曾经央他多帮我定制些甜品,我和韩双都爱吃,哼,她每次都抢我的。但是王澄没见过,他竟然猜对了,快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没有这么神秘,只不过需要观察和推理,都是学堂学过的内容。他右手虎口有老茧,猜想可能拿过刀棍之类。指甲缝很干净修剪地很整齐,最重要的是从头发上闻到了油烟味。”王澄腼腆地说。

李青白顿时来了兴趣,又兴致勃勃地问道:“昨天考的什么?”

王澄见他感兴趣,笑了笑说:“这次太史监预备招收不少学子,玄学馆只有一个班,因此题不会太难。昨天考试在夜晚,‘观星象’。通过观察星星,推测天气。”

“李兄,早知如此,我应该让父亲安排进玄学馆,听起来真有意思。我可惨了,原本以为工部考手工之类的应该挺简单的,结果要求在一炷香之内削一百支箭,一百支啊,我这么粗糙的手愣是起了两个水泡。”韩明诉苦道。

“你完成了吗?”李青白问。

“显然没有,要不然就跟你们一起做平板车了。”韩明回答。

“哦,对。别伤心了,一起去吃肉包子。”

“…”

几人说说笑笑,好似久别的老友,不知不觉到了国学考试的时候。

上午通过算术考试,又刷下了一批。这次仅仅剩了不到二十个人。

考试在校场举行,学生先进行抽签,有风、雅、颂三个考场。《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民歌;“雅”是正声雅乐;“颂”是祭祀乐歌。不知道是不是跟这个有关,李青白拿着“风”的签子,心里有些忐忑,国学一直是她的弱项,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

原来是看图猜典故。

校场上埋了两根柱子,连着两根绳子,吊着十幅a2纸大小的画,案桌上摆着一块木板,要求在一炷香内将答案写在木板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雕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这次考试估计还要考察下笔的力度。可能是因为字迹需要晾晒,所以才选在校场。

第一幅:上面画着一个大胡子老者低头向一个稚童作揖,这个老者像孔圣人;

第二幅:上面画着一少年倚在墙边,借着墙面缝隙透过的光线看书。

第三幅:上面画着一少年趴在冰面上,从冰窟窿里跳出一条鲤鱼。

第四幅:上面画着一座山,有人在凿山,有人在抬石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