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都市言情>青白之恪> 第116章 身世(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 身世(1)(1 / 1)

第二日,这人又来了。

彼时刚送走刘文才父子,李青白正在铺子里无聊的拨弄着算盘上的珠子。店里雇了两个人,一老一少,各自忙碌着。

李青白看到这个人,心里砰砰乱跳起来,跟他是个好看的大叔无关,只是觉得剧情可能会再次狗血。她拍了拍自己再次束起来的胸脯,暗暗道,争气点,不要表现的像个想迫切认爹的孩子。

他说他叫王儒,九江县学的院长。

李青白记起来,入士率排名榜首的县学,院长正是阀门王氏的后人。当时为什么没见到呢?想起来了,当时自己溜了,溜了才遇到刘文才,才成了地租婆。

他讲的又是一个俗套的故事,故事里的主角是他的两个双胞胎妹妹,姐姐王来凤,妹妹王仪凤,取“凤凰来仪”,吉祥的征兆。而凤娘是姐姐,妹妹称仪娘。姐姐性情委婉,妹妹性情开朗,性格不同的姐妹一同长大,却同时喜欢上了府里请的私塾先生。家里哪里会同意,把两人都关了起来,没想到性格软弱的姐姐却逃了。私奔的小两口翻墙的过程中,被起夜的兄长看到了,禁不住苦苦哀求,忍住没有声张。

故事从这个人嘴里娓娓道来,声音低沉而有磁性,不觉让人听了进去,“后来呢?”

“后来,毕竟是我放走的,总怕她过得不好,就偷偷去了那个私塾先生的老家,原来他已经有家室了。妹妹受不了走了,却不知所踪。怀着这份愧疚,我就一直在这住了下来,直到有一天真的看到了她,但是她吓得一直跑,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这么多年了,其实父亲早就原谅她了…你跟她长得太像了。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孩子,如果有,她也会生下来的,她一直都是善良的女子。”王院长长叹一口气,看起来真的很自责。

李青白听了挺感动的,当然不是因为那私奔的两个人,这种书生小姐的爱情故事她已经听过太多太多了,她感动的是兄长对妹妹的这份爱护,“其实不满您说,我确实是个孤儿,我是被我爹在黄石县城门口捡到的。我推测,我应该不是你妹妹的孩子,按照你妹妹的性格,带着孩子应该不会跑这么远,要不您问问那个私塾先生,看他做没做这种,呃,事情?”

王院长眼睛一瞪,气愤地道:“那个人,怎么可能放过这么个娇滴滴的美人。”

李青白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哪有光凭借样貌就认亲的,连她自己对自己突然冒出的高贵身份都怀疑,“那怎么办?长得像的人有很多啊。有什么特别的记号或者信物吗?你看,虽然我是孤儿,但也不能白白占了你们家的便宜不是?”

王院长却不放弃,道:“还是跟我去见见仪娘,毕竟是胞胎姊妹,说不定能认出来。”

李青白想想也行,主要是可怜王院长,这种怀着希望,不停找人,又不停失望的感觉,她太感同身受了:“那个叫仪娘的,她在哪里?”

“金陵城。凤娘消失后,父亲急忙给她说了一门亲事,是他的得意门生,王氏嫡亲女儿,算是低嫁了。妹夫在中书省,二十几年过去,如今已经熬到了中书令,二把手了。”

李青白一听又得进京,第一反应就是摇了摇头,“我犯了点事,不是你想的那种事,总之,近期我不想入京,抱歉啊。要不院长您再找找还有其他长得像的人吗?毕竟,我这长相还是挺大众的。或者,你去别的地方找找?”

“也罢,我这就稍信让仪娘来一趟。”

李青白点了点头,在此等候还是很愿意的。

没成想,这一等竟然等了一个月,王院长像是怕她跑了似得,总来铺子里坐坐,说是已经去了三封信,仪娘身体有些抱恙,不宜出远门。

李青白无聊地“抢”了店里老掌柜的饭碗,每天噼里啪啦的跟算盘打交道,这个老掌柜之前一直跟着刘文才的爹,走南闯北见过世面。他如今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小伙计送货的时候,在铺子里招呼招呼客人。李青白发现,铺子里客人不多,但是每天早晨,伙计都会出去送一趟货,显然已经有固定的合作伙伴了。

眼看着外面的树叶们密密麻麻,隐起枝丫,遮天蔽日,李青白想北上了,就像候鸟迁徙一样,这次北上,她做好了不回来的准备。当然,要是寂寞了,可能也会跟老王头的商队跑跑运输。

这个想法,她告诉了王院长,意思就是如果仪娘还没有消息,自己就不等了,以后有缘再见。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如果真的姐妹情深,听到有逝去姐姐的骨肉的消息,即便瘫了也会让人抬着赶来确认,是吧?

王院长有些焦急了,这么多年来对妹妹的这份自责,早就成了习惯,成了枷锁,他迫不及待的想解脱。

于是,他无奈而又无赖地拦截了李青白的马车。反正从九江北上也会经过金陵城,干脆拐个弯站一站吧。

李青白只得提前说了句:“王院长,先说好,无论我是不是,最多三日,我都得北上。”

乌衣巷。

这个以王导为代表的王氏家族和以谢安为代表的谢氏家庭都曾居住的地方,建筑古朴典雅,这个地方人才辈出过,后来也沦为过废墟,重建后成了抒发思古情怀的旅游胜地。

王儒是王氏一脉的旁支,但是关系不远,他父亲王志与当朝王太师是堂兄弟。王志却志不在政,他一心钻研典籍,积极推动撰史,已经在秘书省坐了大半辈子。

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

与褚氏不同,王氏是经过了岁月洗礼,经过了朝代更迭,而蛰伏起来的低调,在这个短暂而繁华的王朝里,明哲保身而已。褚氏根本没有可比性,除了一个号称公子恪的儿子,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也怪不得褚尚书对自己儿子的婚姻如此急迫和重视,根本原因还是底气不足吧。

李青白自认为见过了大风大浪的人,在府里住的并不自在,这里的婢子都是骨子里透着有教养的人,一举一动训练有素。王氏也没有多热情或多冷漠,进退有度,只是很客气的道:“先休息一晚,明日叫仪娘来一趟。”

李青白想着迟迟不现身的仪娘,和这位波澜不惊的王氏,有种感觉,她可能再次触发了一段不可告人的家族秘辛,只不过这次会不会波及到自己,还是小心为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