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峰回(1)(1 / 3)

“李青白…公子让你好自为之。”

她背着仅有的几件衣服和两本书,准备走回学堂,正好理一理头绪。

是的,她又被赶出了褚府,还没来得及洗去一身的疲惫,还没有听到一声感谢,还没有机会跟想道别的人道别。

明明一路好好的,错就错在那一千两,公子恪听说她收了钱气的连给她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不信任我,我还不愿意解释了呢。

国子学照旧,完全进入自我复习阶段。

最好的朋友韩明依然没来上学,互相少了嘘寒问暖的人,她心里反而平静许多,要考试了顾好自己就可以了。

气温下降的厉害,但是底下各州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胜利的莘莘学子,给整个上京带来了热度。有亲戚朋友的投靠,有门有路的送礼。李青白等着他家乡两位老友来投靠,一直没有消息,还去几个客栈打听了一下,皆是无功而返。

考试进行了两天,李青白最后进入全国十强,很荣幸可以面圣。

圣上亲自出题,相当于策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句是《论语·泰伯》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推行仁政当作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死了才停止,不是很远吗?

原来圣上也有这样的疑问吗?实现仁政的道路又远又曲折,这是大义,就像李青白想孝敬养父光耀名门,这是小义;不管是大义还是小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二者缺一不可。

这不是一道多难的题目,难就难在怎么立意新颖。李青白按照自己总结的策论思路,先点出出处,又点出了自己的困惑,详细写了自己怎么坚持自己的小义,强调至少目前无人能撼动,因为这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对于圣上的大义,别人没有权利指手画脚,就大胆一些,让时间来作证,如果时间来不及,那就让后人来作证。

等待结果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李青白,在有心人眼里,她的文章完全是在劝圣上一意孤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管是圣人还是凡人,真正能做到的不多,要不然世间不会有这么多后悔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