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黜龙> 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海行(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海行(19)(2 / 4)

坦诚说,李枢对于这个所谓决议制度是有过鲜明态度变化的。

一开始的时候是轻视,因为这种制度带有明显的江湖色彩,设立这种制度被他认为是张行对这些江湖色彩浓重的河南豪强们的妥协,是帮会制度顺理成章的延续,是迟早要被抛弃的玩意;然后是不解,因为后续张行开始渐渐掌权,他作为旁观者,渐渐意识到,这到底是一个能够对实际掌权者造成限制的东西,但张行并没有在后续改革中渐渐淘汰这个落后且有约束性的玩意,反而渐渐制度化了起来,岂不让人疑惑;再然后是无视和摒弃,这是济阴行台建立以后的事情,他李枢自己掌握了一个行台后就发现,好像不用这玩意更方便,直接以龙头加行台总指挥的名义去做事,也没见哪里出差错,那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

而现在,他对这个制度是恐惧。

他不敢想象,真的把行台三分之二的头领叫一起在这里决议,然后过半的头领明确反对自己意见的情形。

更不要说,一旦形成与自己心意相违背的结果该如何,到底执行不执行?

如果执行了,自己还怎么继续在行台做总指挥?怎么继续发号施令?而如果不执行,会不会……会不会发生权力制度崩解的恶性事件?

也就是直接被架空、罢免,甚至火并?

李枢又一次沉默了下来,但单大郎也没有催促。

“我觉得事情是这样的,咱们先开诚布公说一说,议一议。”还是房彦朗在勉力支撑。“如果议论妥当,直接让李公发令,咱们就做;议论的不妥当,再按照帮里规矩召集行台决议不迟……”

听到这话,李枢终于再度看了眼房彦朗,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这位老朋友兼心腹是在努力维系自己的威信,但自己却并没有感到多么振奋,恰恰相反,此时李龙头反而更加不安起来,因为他发现,即便是最务实的房彦朗这里,居然也要“讲规矩”,居然也觉得行台决议是一种顺理成章难以违背的东西,并视之为最后的解决途径。

不知不觉中,张行已经将所有人给捆缚在了他的罗网中了吗?

“好。”单大郎倒也干脆,他再一拱手,便转到一侧自己例行使用的座位上,然后不等其他人落座,就直接说出了要求。“我们这个七个头领意思都一样,那就是首席是一帮之首,雄天王、徐大郎、王五郎他们是帮内的根基,不能不救,拼了命也要救,尤其是现在刘头领有言语,确实可以渡河打一场,去断官军身后粮道……所以,请李公让我领兵出击,不用多,五个营,一万人,再配合刘头领他们在河北的三个轻骑营,足够形成优势兵力阻断黎阳仓。”

房彦朗听到一万人这个数字,心中微动,不由看向了李枢。

这位李枢山头的二号人物想法很简单,如果是一万人,那答应了也就答应了……毕竟,济阴行台原本就有十二营兵马,今年夺去了荥阳的洛口敖山仓,非但地盘大举扩充,也是趁机招募了不少兵马的,十二营的规制不好公开突破,却借着这个局势以济阴、东郡、东平、荥阳四郡郡卒的名义实际上扩充了四个营,这种情况下分出去五个营来支援河北,堵住人嘴,安抚人心,未尝不可。

实际上,非只是出面应付的大房房彦朗,小房房彦释跟崔四郎也渐渐释然起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李枢,他一开始是几人中最镇定的一个,现在反而渐渐沮丧了起来。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单通海这几人,或许真不是有备而来,但却做到了无懈可击……从发动速度到决议制度再到兵力,全都让你根本无法发力,真要是发力撕破脸了,就好像自己之前想的那般,必然落败,到时候就是灾难性的结果。

可若是不发力,那就真的只能任由对方施为,而自己却只是枯坐,任人宰割而已。

没错,李枢坚定的认为,从一开始七位头领带着刘黑榥一起过来算起,这就是一场逼宫,一场突袭,一场反乱,一场背叛……只不过挂着合情合理合乎规矩的外皮而已……这群河南豪强,打着忠义的旗号,在自己要做大事的时候,也是最关键的时候背叛了自己。

现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张行的命运走到了关键时刻,李定、司马正,还有自己,不都是到了人生中的关键时候吗?包括已经败下来的杜破阵,他难道不是在这个关键时候没撑住的典型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