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56 狂跳不止(2 / 2)

挥拍。

——内角,t点,突击正手。

伊斯托明全神贯注,没有走神,条件反射速度非常快,脚步一蹬,身体就已经跨步横向冲了出去。

紧接着,伊斯托明就意识到,高文居然又又又选择减力发球!

时速180公里。

从上一球到这一球,速度的变化格外明显;而且,连续两次发球选择t点,高文找到了内角的手感,这次发球依旧准确无误地砸中t点,可以从飞溅起来的白色粉末判断,不需要裁判就能够确定界内。

但是,伊斯托明准备不足——

又或者应该说,伊斯托明以为自己准备充分,但身体的条件反射则没有调整过来。

他意识到,减速发球、而且是正手位,这是自己抢攻的机会,所以大脑提醒自己,应该正手抢攻,并且需要注意减速,出拍速度需要稍稍慢一些,这样才能够找到准确的击球点,完全发力,完成击球。

然而,现实却是,身体条件反射就已经冲了出去,早早引拍,潜意识里依旧当作是高速球,正手就已经快速挥拍迎了上去。

大脑想着一回事,身体执行另一回事。

结果就是,球拍已经挥出去,但网球还没有到,以至于他需要稍稍等待片刻——其实也就是一毫秒而已,观众根本察觉不出来,只有球员自己能够感受到:

击球点稍稍早了一些。

一来,没有能够击中甜点;二来,身体还在提醒自己需要增加一些上旋,将网球拉起来,避免直接下网。

也就是说,整个接发球的战术策略被全盘打乱,完完全全是混乱的。

最后,网球顺利飞行了过去,但落点和抛物线都有些……尴尬。

不高不低,不快不慢,不转不冲,飘飘忽忽地,着实难以形容。

当然,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就连伊斯托明自己也琢磨不透击球效果,可想而知,高文也是满头问号。

那厢,高文注意力全神贯注,小碎步调整跟上非常及时,脚步站在底线上,不断调整位置等待回球。

——来了!

第一时间地,高文也注意到了回球的飘忽,他没有迟疑,脚步切入底线小半步,膝盖弯曲重心下沉,正手直接挥拍进攻。

高文没有选择强行发力,因为自己球感和手感都不佳,盲目发力反而吃不住球,出界的可能性比较大,特别是面对这样飘飘忽忽无法均匀受力的来球,就更是如此;所以,高文选择抢上升点压缩节奏。

正手,一个提拉的扫带,击打出一拍斜线,朝着伊斯托明的正手底线飞行过去。

力量,并不大,同时,线路和落点也没有瞄准死角冲击;但衔接紧密,整个节奏和速度完全提升起来。

球场对面,可以看到伊斯托明正在狂奔,宛若刺猬索尼克一般,横穿全场,一头短发也随风飞舞起来。

电光火石之间,伊斯托明就已经拍马赶到,身体延伸出去,顺着惯性和离心力,正手发力搏杀了一拍——

反攻!

伊斯托明巧妙利用助跑的惯性和力量,身体的重量与正手的击球叠加起来,整个挥拍速度完全提升起来。

不仅借力打力,而且全面发力,又快又重、又沉又冲。

局势,扭转!

不得不说,伊斯托明表现非常出色,尽管高文的进攻没有能够施加足够的压力,留下一定的反击空间,但更重要的是,伊斯托明抓住了这些缝隙强势反击,敢打敢拼的果敢和魄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

所以,此时比分板上,伊斯托明大比分遥遥领先,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唯一缺点?

线路依旧没有惊喜。

伊斯托明借助整个身体的力量完成防守反击,线路选择也就显得保守,斜线,对角,快速冲了出去。

踏踏踏……

踏踏踏!

却见,球场对面一道白色身影正在狂奔,留下一抹残影,似乎前一秒还在球场左侧,下一秒就已经抵达右端,准确的预判和布局为高文争取到宝贵时间,甚至提前半步抵达位置,做好了击球准备。

重点在于,在球感不佳的情况下,高文应该如何组织进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