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4章长平之战二(2 / 3)

(本章未完,请翻页)

喜,命令部队趁势进军;仍过了约5里地左右,赵军前锋遇到了王陵的军队,结局还是一样,秦军大败而走。赵军连战连捷,让赵括顿时热血澎湃,他认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冯亭等人知道事情有些不对劲,因为每一次小小的胜利,都好像被刻意安排好了的,而伴随着这些无关痛痒的胜利,赵军离自己的大本营已经越来越远了,于是,冯亭冒着犯上的罪责,再次向赵括谏言,可惜此刻的赵括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无论如何也听不去逆耳忠言了。

赵括令冯亭部的上党军留在东垒大本营看守粮草与辎重,然后亲率45万赵军渡河朝秦西垒恶扑而去,到了秦军的防区,王贲和王陵直接躲着不出来,和廉颇当日一样。直到此时,赵括还不知道与他对阵的根本就不是王龁,而是让他自己也惧怕敬畏不已的白起。他更没有想到,这会是秦国军队布置好的计策,出其不意地给赵军来个口袋阵。要知道,赵军可是整整45万人马,要包围起来,非但要有天马行空的指挥才能,傲视天下的英雄胆色,更要有起码百万兵马的雄厚实力。

很显然,王龁没有那种将领的气概,秦军更没有那样雄厚的实力。

此外,赵军的攻伐,秦军的退却,一切都很顺利,丹西山下的秦军一触即溃,和当初追击魏国和韩国军队之时一样落荒而逃,所谓秦国的虎狼之师,无敌于天下,在赵括眼中,简直成了一个笑话。

事实上,此时秦军的最高统帅,早已经变成了白起,而白起是具备天才的指挥艺术的不世奇才,为了一举定下胜负,他甘冒奇险,准备用50万秦军,去包围45五万赵军。

此时的秦军军营,虽然看似不敌赵军,如同一汪绝望的死水。但是在那死水背后,却是暗流汹涌。司马错、司马梗父子所率领的3万兵马,沿小东仓河一线迅速向北穿插,然后折向东南,迂回到赵军大营的背后,截断了赵军与邯郸的联系,让赵括大军没有了粮草相继;由蒙骜、王翦所率领的1万轻骑兵,轻松地避开了丹河河谷内的45万赵军,迅速地强行渡过丹河,从正面朝冯亭防守的赵东垒大本营攻去。秦军充分利用了轻骑兵灵活机动的特点,给赵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此外,由大将胡伤所率领的两万大军,则由战略枢纽端氏(今山西沁水)一带,星夜兼程地沿着秦川河床,向东北而去,不日便到达了秦川源头东峪(今山西高平),威胁仙公山(今山西高平长子界山)的赵军,让赵军首尾难以顾全。不久,这一支秦军沿着赵国的百里石长城北侧一线,奔袭故关、马鞍壑。

这样,秦军便将赵军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丹河河谷里拥有45万大军却没有粮草的赵括部,一部分是有着大量粮草辎重却只有5万兵力的冯亭留守部。等到王翦骑兵稳定下来之后,白起开始不断在两条线上增兵,一番死战过后,秦军最终夺下了丹河东面大批赵军的阵地,正式完成了对赵军的分割合围。白起松了一口气,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大局已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