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 卧薪尝胆(2 / 3)

越王妻子的这凄情一唱,唱出了国破家亡的悲痛与流离别国的忧虑,真可谓凄婉动人。而这歌词的整个结构和用词与楚辞的格调十分相似,反映了越国深受楚国文化的影响,也体现了越国自身深刻的华夏化。

但越国流传的另一首《越人歌》,则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因而,从越国的文化上来看,既深受华夏文化影响但又具有地方特色,这似乎也说明了越国的由来,一方面是源自华夏,如大禹的传说与无余的受封;另一方面这里也存在一些原始居民,是民族融合的结果。人类生产力的提高进而也扩大了人的活动范围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因而人们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也就促成了越国的融合文化,越国也正是因此而成。

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吴国伐越,并将一名俘获的越人砍断脚后命他看船。一日,吴王余祭视察船务,被这名越人俘虏砍死,吴越间的矛盾由此激化。此后,越国还一直延续联楚伐吴的策略。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越国派大夫常寿过率兵帮助楚国伐吴,但被吴军败于鹊岸。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越国又派大夫胥犴到豫章犒劳楚军,但楚军被吴军所败,楚国还被吴国占去了巢邑与钟离两地。

鲁昭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0年),吴国大规模兴兵伐越,吴军大胜,并占领了越国的檇李。后来,越王允常趁吴国出兵进攻楚国之机,侵入吴国,迫使吴军从楚国郢都撤兵。至此,吴越两国的结怨更深。于是在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越两国再起兵戈,吴王阖闾趁越王允常去世,率军攻打越国。越国则出兵抵御吴军的侵入,吴越两军遂在檇李地区拉开阵势,准备大战。然而新任越王勾践出奇兵,击退了吴军,还使吴王阖闾受伤至死。

吴王夫差即位后,时刻不忘要为父报仇,于是在吴国内练兵屯粮。越王勾践看到这种状况之后,决定先发制人,率先领兵进攻吴国。但是吴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抵挡了越军的进攻,反而把越王勾践及其残剩的五千甲兵围困在了会稽。

越王勾践此时已是山穷水尽,也曾想做困兽之斗,杀妻毁宝,率领五千甲士与吴王同归于尽。然而,越王勾践手下的大臣劝阻住了他,让他放弃了这种想法。于是,越王勾践忍辱负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重,向吴王请降。

越王勾践与陪臣范蠡入吴,到了吴国之后,见到了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向吴王叩首称臣,说道:“东海的下贱之臣勾践,对上有愧于黄天,对下有负于后土,不自量力,污辱了大王的军士,罪孽深重地侵扰了吴国的边境。大王赦免了我的大罪,让我成为您的役臣,为您执箕帚,承蒙您的厚恩,才得以保全小命,真是不胜感激、肺腑涕零。臣勾践给您磕头叩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