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兰芳> 第一百四十四章 他会画饼,更会做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四章 他会画饼,更会做饼(2 / 2)

两者的概率反正都差不多。

不得不说,阮文岳和阮文惠两兄弟还是有点能耐的,能在先锋全军覆没、主力人心惶惶的时候做出主动求和的决断,而不是背水一战主动找死,这种决断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下来的。

但无论怎么说,他们的实力还是被极大的削弱了,且不顾一切的南下征战所造成的后方不稳直接动摇了他们的统治,导致他们前线还在打仗,后方归仁府已经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被压迫的农民受不了了,起来反抗。

原本就心存不满的旧阮氏的支持者们也蜂拥而起要造他们的反,他们只能带着人心惶惶的军队急匆匆返回归仁府,一路上军队还逃跑、散落了三分之一还要多。

最后当他们勉强带着两万多军队返回归仁府的时候,面对的已经是七八股总数超过四万的反抗军了,反抗军队人数已经超过了他们所掌握的军队。

艰苦的作战持续了三个月,归仁府的归属还是没有分清楚,阮文岳和阮文惠分头领兵苦战,但是反抗军越打越多,似乎每个人都相信西山王朝已经撑不下去了,甚至都有人跑到南圻地区向兰芳军请求援助。

赵学宁觉得也是好笑,他的确和西山王朝不对付,可他难道就和旧阮氏关系很好吗?

阮福映可是死在他的谋划之下!

于是在赵学宁准备离开南圻地区前往暹罗之前,阮文岳那边送来了求援讯息。

原来阮文岳终于觉得自己力不从心,有点扛不住了,仅靠自己的力量或许已经无法平定那些反抗军了,他现在急切的需要兰芳军队的帮助。

根据两国之前签定的和约内容,如果西山国真的有什么危险的话,是可以向兰芳请求援助的,但是需要付钱,需要承担兰芳军队的一切花费,每一发子弹每一次射击都要西山王朝来买单。

当时阮文岳是答应的,阮文惠倒是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阮文岳没听。

现在看来,当时阮文岳的选择是正确的。

主要阮文惠当时没想到内部的反抗军为了反抗他们的统治,居然宁愿从北方郑主统治地区请来郑主的军队来援助,以至于本来可以全心对付反抗军的西山军不得不分出兵力北上防御郑主的军队,最有战斗力的阮文惠所部就被郑主的军队给拖住了。

所以阮文岳才打得如此憋屈、放不开手脚。

无奈之下,阮文岳选择向造成他们如此凄惨的“罪魁祸首”求援。

只要兰芳军队发起攻击,一切都会好起来。

阮文岳是这样认为的。

赵学宁对此没什么太多的意见,楚腾征询他的许可的时候,赵学宁点头认可,表示能让军队多一些战斗经验那是好事,但是必须明码标价,问他们要钱。

三月初,做完一系列布置之后,赵学宁乘船前往暹罗吞武里,视察暹罗新军的训练,视察暹罗国政,对于陈亮和尹子明的工作也做了一番检查。

事实证明,无论是陈亮还是尹子明,在军政事务上的处置都相当得体,做的都很不错,甚至比起尹子明按部就班的训练军队所带来的成果,陈亮在政治上的作为更让赵学宁感到高兴。

简而言之,陈亮虽然只有二十四岁,在旁人看来是个初出茅庐的政治新手,但是在处理暹罗事务的时候,面对一开始对他颇有些不怎么在意的黄燮和王梁这两个老官僚,他体现出了极其强硬的政治作风。

黄燮和王梁在赵学宁离开之后一度打算排挤陈亮,由他们两个掌握权力,办理赵学宁的要求的同时,也能相对应的给自己谋取一些私利。

然而对于他们有意无意的排挤,陈亮给予了十分强硬的回击。

他请尹子明调动军队封闭了暹罗王宫的出入口,且将所有官署的出入口也封闭了,摆出一副要大搞土木工程的架势。

黄燮和王梁感到惊讶,来找他要说法的时候,他说小郑王觉得王宫破败、官署陈旧,考虑到大家的身心健康,需要给他们的办公场所来一个全面整修。

所以从今日起,所有官员都不能在原先的官署内工作,也不能去王宫内办事。

那么他们在什么地方工作呢?

陈亮找好了地方。

他在城内军营驻地边上找了一个空房子作为自己的办公室,然后要求黄燮和王梁以及各负责官员调整办公场所,到他的地盘上办理公务。

所有人聚在一起办理公务,有什么事情现场协商,现场解决,他作为赵学宁为人的监督者,也可以现场用最快的速度为大家解决烦恼,岂不美哉?

陈亮出乎意料的反击让王梁和黄燮意识到这家伙背后是有军队支撑的,兰芳军队支持的是这家伙,而不是他们这些人,没有军事力量做支撑的政治权力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随后,暹罗王宫就被军队暂时管理了,所有相关官员都被陈亮塞到了自己眼皮子底下集中办事,有什么事情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能知道。

且陈亮跟随赵学宁好几年了,作为赵学宁的机要秘书长,深度介入了兰芳的高层事务,对于赵学宁处理政务的手法也有一些了解,赵学宁也很喜欢他,会特意培养他,将一些事情主动交给他去做,所以他绝不是一个政治素人。

对很多事情,他都有自己的看法,王梁和黄燮以为他不懂的事情,他一眼就能看穿。

而且因为出身炮手,他还有很强的数学能力,对于数字相当敏感,但凡有人想在数字上面做点什么手脚,是逃不过他的眼睛的。

所以在赵学宁离开暹罗的这四个多月里,陈亮通过自己的表现和强硬的态度压服了之前觉得他年轻好欺负的暹罗华人官僚们,在陈亮的威慑和监督之下,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办事情,一点也不敢懈怠。

于是赵学宁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暹罗迎来了一次丰收,粮食产量较上一次丰收增加了三分之二。

集体农庄的数量又增加了二百多个,吞武里中央实控地区的规模和实控生产土地的规模扩张了将近一倍。

制酱工厂、制糖工厂、服装制造厂、航运公司等等兰芳特色企业也在陈亮的主持下正式进入暹罗市场,在吞武里周边选址建厂,开始招募有相关经验的员工。

各工厂和暹罗朝廷的相关协议也在陈亮的主持下全部签署完毕,进入了完全合法的状态。

可以说,陈亮的确没有辜负赵学宁对他的信任和期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