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兰芳> 第九十四章 大总统赵学宁千里复仇、叛逆奸贼通銮战败伏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四章 大总统赵学宁千里复仇、叛逆奸贼通銮战败伏诛(2 / 3)

而在公司里,则宣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理念,批判对于军队的负面印象,宣扬军人的正面形象,又针对辫子这种发型进行批判,号召大家剪掉辫子换成正常发型之类的。

针对南洋华人群体从清帝国内陆带来的一些不好的传统思想和一些陈旧过时阻碍发展的思想,赵学宁都会加以批判。

什么忠君爱国啊,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之类的,都被他归类为糟粕,大加批判。

比较幸运的就是,因为人少,且缺少在清帝国内部的那种精英文人和封建贵族之类的群体的阻碍和打击,赵学宁的宣传力量基本上是无往而不利。

这一点上,就和美国建国前后那段时间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了。

本质上来说,最初抵达北美大陆的那群英国佬和抵达婆罗洲求生存的华人一样,都是本国传统社会体系中的失败者、loser,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又不想饿死,只能润走。

他们外出,不过是抱团取暖求生存罢了,所以他们的群体中没有那种成规模的利益集团死抱着那点旧思想旧传统不放手。

打一开始就没有。

所以,只要组织起强有力的宣传队伍,花上一点时间,基本上就能让新思想站住脚跟。

话说回来,这年头能来到南洋求生活的华人,又有几个是传统意义上的保守派良民?

甚至可以说集合在兰芳的,是这个时代中国人群体中最有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的一群人,就算原本不是,现在也被逼的是了。

保守,要生活和平安逸才能保守,才有保守的土壤。

这一天两天行军征战打生打死的,整天不是看大猩猩呲牙就是看大鳄鱼呲牙,怎么保守?保守个啥?

所以赵学宁的新思想宣传在这里还真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至少对于大部分没怎么读过书的人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对那些读过书甚至有过功名的少部分知识分子来说,脱离清帝国内陆来到南洋海岛上,本身也是对于他们既往世界观的一次巨大冲击。

他们过往的经历使得他们对于赵学宁宣扬的一些新思想并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就比如教育总长陈罗孚,那还曾有过举人功名,还是清帝国社会体系之中最接近人生赢家的一个群体当中的一员,孔孟思想的忠实信徒,熟读四书五经,擅长做八股文,标准做题家。

结果,他在追求孔孟之道理想的路途上被打落凡尘,几乎丧命,后来遁逃至南洋求生,瞬间从人生赢家团体堕落为最卑贱最被瞧不起的loser。

巨大的生活落差使得他的思想受到剧烈冲击,对儒家思想和大同社会的幻想也随之破灭了。

幻想破灭之后,他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读了那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天天浑浑噩噩的混日子,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原先所在的华人矿产公司被赵学宁武力兼并。

赵学宁对他讲了一下家天下和公天下之分,讲了公民和子民的区别,趁机宣传了自己的共和理念之后,陈罗孚很快就对共和理念产生了兴趣。

如果没有那么强大的专制帝王,那么他的那些同乡们会被凌辱的那么凄惨吗?

那些官僚之所以如此嚣张跋扈,不就是背后那个掌握了绝对权力的帝王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