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八章 乡试(2 / 2)

赵淑惠叹了口气道:“先生让写的,你敢不写,又想挨戒尺了?”

“行吧行吧,写写写。”赵玉秀烦得真挠头。

赵望舒隐约还记得在一本《诗词鉴赏》中,看到过对这首诗的品评,思索良久,还是不好意思抄袭。

“橙香,砚墨。”赵望舒坐在椅子上好好想了会,才开始写。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黄鹂欢快的鸣叫、白鹭展翅高飞,都表现了春日的活力和生机,以动衬静,描述了春日的宁静与美好。

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春日山水画卷......

诗里动静相宜,色彩鲜明,意境深远......

写好了,第二天交给卢先生,这就算完事了。

午后,赵崔氏过来接她,对赵老太太说的理由就是:“她父兄明天都要入场,一家人一起去送考。”

理由不容人拒绝,赵老太太也不好强留人,索性好人做到底,“家华,你父亲也要下场,你也先回家去,明儿去送考吧,等乡试结束了再回来。”

赵家华虽觉得她父亲未必能考中,但能回家挺好的,谢过赵老太太,带着刘书清一起回了家。

赵望舒家在桂枝巷买的院子,是个一进的院子,小巧而精致,天井里种着几丛青竹,墙角边种着桂树。

八月桂花飘香,满院清香。

一家五口,带着下人住着稍显拥挤,好在这只是暂时居住的。

“爹、娘、大哥,我回来了!”赵望舒笑盈盈地说道。

“瘦了,瘦了。”这是赵李氏。

“回来了好,回来了好。”这是赵承。

拿着一本书在随意翻看的赵胤,“大宅老太太舍得放你回来?”

“阿奶去接我的,她敢不放吗?”赵望舒傲然道。

“那到是。”赵胤笑,伸手揉揉她的头。

一家人简简单单的吃过晚膳,赵李氏又检查了一遍箱笼,才放心去睡觉。

睡了两个时辰,一家人就起来,赶往贡院。

贡院前面的大街上灯火如织,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考生和送考的家人,维持秩序的是风纪军。

赵家父子都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高耸的贡院大门,赵承拍拍儿子的肩膀,“别紧张。”

“爹,我不紧张。”赵胤抿了下唇,“爹,您别紧张。”

“我不紧张,我都考过两回了,有什么可紧张的。”赵承嘴硬地道。

“你不紧张,你哆嗦什么呀?”赵崔氏在他背上重重一拍。

赵承尴尬地笑了笑,没有回答母亲的话。

此时,贡院大门缓缓打开,考生们开始排队进场。

赵家父子随着人流前行,乡试规矩森严,经过重重搜检,父子俩才迈过龙门,提着灯笼,去找到了自己的号房。

已是八月间,天气并不算很热。

查看了一下四周的环境,赵承庆幸,“总算这回不是臭号了。”

上一次,他就坐在臭号边,本就臭气熏天,还碰上两个拉肚子的考生,他落第也就在所难免。

app2;

chaptererror;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