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 试验开始(2 / 2)

哪怕只剩二级火箭,也不是说可以流水线工业化生产的,实际上现在所有国家的航天技术,都属于高精尖作业与组装,许多零件还是专门制备生产的,完成一整个月港基地所需要的建设,不是无法生产,而是根本还没类似的设计图。

就比如简单的一个加工数码机床,放在地球上当然可以正常使用,可放在月球上……那可不一定能用,需要根据月球的重力环境单独设计,这前后一设计、测试、实验弄下来,几十年也未必能搞定。

“我明白你们的担忧,”洪彬沉声道,“可正因为这样,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只剩六年了,哪怕尽一份力,也要去做这件事,兴许,能给我们的文明留下再次燃烧的火种。”

会议室再度沉默。

万荣龙突兀开口:“洪总,若只是留下文明的火种,倒是很简单,用不着设计容纳数万人的基地,一座能够容纳百人的基地,有余泽同志的帮助,还是可以按期完成的。”

“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洪彬掏出眼镜布,擦拭了下自己的眼镜,头也不抬,“就像你说的,有余泽同志的帮忙,我们有大量容错的能力,不一定要严格采用航天标准去实现。当然,这个容错能力,要取决于余泽同志了。”

余泽深感压力,这是把责任堆到自己头上了?

到了这份上,他也不可能说什么我不行的话,只能点头:“我尽量尝试。”

原来大老远把他叫来这儿开这个会,是因为这个原因。

说实话,他也不看好航天总工程师洪彬的计划,倒不是自己无法把更多的物资送往太空,而是航天的设备标准就不是现代工业的流水线,比如对接舱,那是能批量生产的吗?至少短时间内不行。

但这位航天总工程师既然这么自信,说不定有一定把握,那就姑且一试。

具体的对接情况余泽不清楚,总之,开完会后,他就在这个核掩体等候了。

等了大概两天多,洪彬亲自带队,前往巴丹吉沙漠进行实验。

茫茫沙海之中,车队停靠在了一个沙漠气象站旁,等候吊车把二级火箭吊运至一旁基座,这个二级火箭并非真实的火箭,而是一个有着与长征五号上面级、整流罩相同质量的模型。

因为并非真实的火箭,所以总装非常容易,用不着进入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进行对接、综合测试,直接起竖即可,最重要的是余泽。

航天局给余泽安排的是一套改进过后了的航天服,去除了多余无需的装置,保留的是生命循环系统,由专人给余泽穿戴好了之后,便可开始测试。

虽然余泽说过自己的意念致动,驱动的物体质量超过了65吨,可面对眼前这个庞然大物,仍旧叫人捏了一把汗。

“从没想过有一天,火箭起飞居然靠的是人力。”

天体测量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董叔贤院士,望着远处正在准备的余泽,不禁十分感慨。

“所以这个世界很魔幻,我都看不懂了。”

万荣龙叹气:“可又不免庆幸,幸好有他在,否则的话,这个测试根本没必要进行。”

“是啊。”

……

另一边,做好了全部准备的余泽,深吸口气,开始凝神注视着旁边的长征五号火箭模型。

65吨的物体质量,其实并不严格,只是一个估算值,一周前路过一处高原的休息区,他因为好奇测试了下,把一辆载重50吨左右的货车悬浮了起来,加上这种大卡车本身的车体重量,至少达到了65吨级别以上。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