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5章汉务运动(2 / 2)

柳琦道:“但事实却是这样,关中快速恢复元气,汴京的税收更是提升了5成以上。丞相可以去三司去查看税收的情况。”

柳琦对赵帝道:“陛下,这些都不是关键,反正这些钱都是我大赵贵族豪强心甘情愿送到大汉去了,而大汉又用钱购买了我大赵的货物,这对朝廷也是好是,朝廷不应该阻拦。”

“朝廷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整军备战,多制造火枪,火炮,迫击炮等火器,以应对未来的战争。”

赵帝皱着眉头道:“真要和汉国进攻大燕?”

杜衍更是到:“万万不可受到汉人挑拨于燕人开战,朝廷现在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需要减少债务,需要20年不动刀兵,万万不可和燕国开战。”

柳琦却冷脸道:“丞相知不知道,燕军5万精锐惨败给汉军。而这支燕军大赵10万精锐都攻不动。而歼灭燕军的汉军却算不上精锐,5万大军只有一万人是汉国的常备军,余下的都是新招募的民兵。”

“而整个大汉有5-6万精锐的常备军,这些军队可以扩张到30万大军,汉国有如此强悍的军队,他们不和大燕打,丞相以为徐烨的兵峰会指向何处?”

杜衍想到有30万大军从河西冲向关中,那画面简直让他不寒而栗。

赵帝更是说道:“柳爱卿说的有理,汉燕之战朝廷要支持,不要管李德裕贩卖股票的事情。”

想也知道大赵比燕国更加富裕,是现在双方还有一段香火情谊这才没有起冲,但显然这种情谊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以大汉侵略成性的势头,不能进攻燕国矛头必然指向他们大赵,和自家和江山社稷相比,这些贵族豪强的钱财就算不得什么。

杜衍吓的也不敢继续说什么了。

但柳琦却叹口气道:“朝廷自身的强大才是根本,汉国强大的根......

第195章汉务运动

本是火器,朝廷也需要有强大的火器自保,火器对上骑兵有强大的杀伤力,臣请在汴京编练10万火枪兵以拱卫大赵。”

对柳琦来说以大赵强大的手工业制造能力,制造火枪,火炮,迫击炮都不成问题。反而是组建骑兵花费巨大,而且效果上也比不上燕国,组建火器营就是在扬长避短。

赵帝道:“依爱卿的意思办。”

汉国强大军事实力也给赵帝巨大的压力了,他明白大赵的禁军不能继续这样颓废下去了。

只有杜衍苦着脸道:“但现在朝廷没有钱更换火器装备。”

柳琦得到汉国的火器之后也弄了一些来的汴京,想要朝廷多制造一些,而他们也制造了一些样品,但价格却高的让富裕的大赵都承受不起了。

一支燧发枪要30贯,火炮要200贯,迫击炮稍微要便宜一点,只要20贯,但迫击炮的炮弹贵,要一贯一枚炮弹。

真要按照柳琦整编10万火器营士兵,光这些新式的装备就要花费上千万贯,朝廷还要购买大量打造火器的设施,毕竟打造刀剑和火器是完全不同的工艺程序,但这对已经欠债上亿的大赵朝廷来说,这比装备费用是不可承受之重。

赵帝一脸无奈的看着柳琦。

柳琦叹口气道:“陛下,现在是三国争霸,朝廷要是还不能改变执政的思路,必定要败于敌人之手,汉国和燕国的战争不管谁胜谁败,胜利者都不会放过大赵的,因为我大赵才是天下的中心。”

“朝廷的财政问题是一定要改的,臣这些年在汉国得到了一点心得,陛下可以看看。”

说完柳琦拿出一个书册道:“这是去年大汉财政收支表,这是要给汉国长老会看的,让他们了解大汉内部财政的情况,陛下可以看看汉国去年收入最大的一块是在哪里。”

赵帝翻开书册惊叹道:“汉国去年收入最多的居然......

第195章汉务运动

是纺织业,赚了1600万贯!这比从丝绸之路商队收的钱都多。”

柳琦点头道:“不止纺织业,还有钢铁业,机械制造业,制糖业,盐业,这些官营工厂给汉国带来3500万贯的收入,也就说汉国一半的税赋都是官营工厂提供的,汉国人口不到千万,不足朝廷的十分之一,但财政的收入却达到了7,000万贯。”

赵帝看到这个数字震惊的说不出话了,他以为的贫穷小国,富裕的程度居然超过了大赵,这简直震碎了他的三观,即便汉国占据丝绸之路,也不应该如此富裕啊。

他感叹道:“朝廷的文武大臣真是百无一用,连一个小小的汉国也比不上。”

杜衍尴尬想要抠出一个洞来了,赵帝这是对着保守派的脸左右开弓。

但赵帝奇怪道:“我大赵也有很多官营的作坊,为什么就没有看过那样赚钱?”

柳琦道:“这个问题陈在关中的思考许久,而后明白经营作坊是要靠商人,他们才懂如何赚钱,而我们大赵派遣的却是官员,他们根本不懂经商,导致我大赵境内的各个傕场作坊收益极差,很多都是出现了亏空。”

汉国虽然是小国,但在经营上面却值得我大赵学习,经商就要让商贾来,臣打算下一步改革大赵的傕场和官营作坊,学习大赵把股份卖给商贾,这样筹集出来的钱一用来偿还债务,二用来打造火器,为下一步军事改革奠定财政的基础。

改革的重点是丝绸和茶叶两个行业,这是我大赵最赚钱的两个行业,把一部分股份卖给商贾,他们显然是乐意出高价的。”

对于拿出最赚钱的丝绸和茶叶行业,柳琦也有些感到无奈,汉国的手工业发展的极其迅速,赵国先进的手工业制品被打得落花流水。

瓷器行业本是大赵的特色产品,几年前丝绸茶叶,瓷器三样货物还是大赵的核心产品。#.....

第195章汉务运动

r#但汉国弄出的骨瓷横扫了整个赵国的市场,号称瓷器之国的大赵,居然被汉人的骨瓷抢占市场了,卖到中原之地,简直丢尽了祖宗人的脸。

还有青盐占据了大赵的高端市场,甚至低端市场也没有让他们放过。

后来大赵的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禁止汉盐进入市场。但让柳琦吃惊的事,汉国和大赵的官员勾结,用低价食盐直接卖给官员。造成的结果,官盐居然把大赵的私盐打的落花流水了,大量的财富落入了汉国和大赵官员的口袋。

柳琦觉得短时间想要扭转大赵财政危机,只能学习汉国把产业卖给商人,让商人来经营这些官营作坊,这样才能扭亏为盈。

柳琦明白现在大赵只有丝绸和茶叶两个行业对汉国有优势。扩大丝绸和茶叶的产量,让这两个行业赚了巨额的利益,才能维持住了赵国的财政支出。

而且是最关键的是这样的改革,只得罪了三司使的官员,打击面小就不容易和上次一样的群体围攻,改革才容易成功。上次改革的失败让他明白不能一次得罪太多的人,要不然改变必定会失败。

而这次的改革其实是名正言顺的把朝廷的钱给了那些贵族豪强,他们不但不会阻止,反而会乐意看到,没有这些人的阻止,他的改革才会顺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