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都市言情>浦江东> 第246章 三林老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三林老街(2 / 2)

三林人深信,在三林有神龙潜于塘水之中,护佑着三林的苍生。乡志里有“三林龙”多次现形的记载。“明万历三十六年六月,一条白龙出现于黄浦龙华港,目光如电,一神人立于其首;清康熙二十六年端午日,北方的天空雷声滚滚,天降冰块,三林塘一带,白龙再次出现在水。”

或许就是从北宋林乐耕开始,为了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三林逐渐地兴起舞龙的风俗。

舞龙俗称绕龙灯。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三林人喜舞龙,善舞龙,三林舞龙更是融入了舞蹈的肢体语言、戏曲的步伐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技巧的翻滚腾挪。后来,三林舞龙创造性地与狮、鼓结合,并融入武术和沪剧舞蹈等多种元素,闻名海内外。

可以这样说,三林人的历史不仅与三林塘这片土地、这条河流密切相关,也与三林舞龙相生相伴。

这时候已接近中午,三林老街安静的出奇,冷冷清清,人烟稀少。

漫步老街,几乎没有多少行人。

却可以听见亲切的浦东乡音,基本是附近的居民出来聊天。年纪的老人搬一把木椅,慵懒地坐在老街的石板路,偶尔嘎嘎讪胡,他们的故事总说不完……

王建东心想,或许只有再有庙会得时候,这里才会热闹吧。

他们一行人就这样行走在静默的老街。

很快,王建东他们就发现,三林塘满满的古韵,却有如一位“隐形的贵族”,不做点功课是欣赏不来的:

记载几十位三林名人的三林名人廊、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阁、举行庙会的照胆台、流传七百年的工艺三林塘标布,松庐,汤氏民宅,--------等等,处处都在显示这条老街的不凡。

古戏台,古亭子,和老街经营三林特色产品的店铺,相辅相成。

还有同善堂。

陈露介绍说,其实以前这里是文昌阁。民国年间文昌阁被焚毁,【app下载地址xbzs】后来在其遗址建造同善堂,做为镇的慈善机构。抗战前为三林乡公所,解放后为三林乡卫生所、三林派出所。现在则成为了居民住宅区。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老街的支弄内,倒是发现了几处亮眼的、真正的老宅。老宅粉墙黛瓦,红阑朱窗。砖雕门楼,虽已破败不堪,但仍不失为精美之作。

有河就有桥,一行人站在桥,欣赏不远处绿色的树叶,还有桥身倒映在水中,有诗情,更有画意。

王建东仿佛闻到了晚春的葱花蚕豆。眼前看到的,质朴优美的石桥,白墙黛瓦、深宅大院、湫然古井,无不演绎着三林的历史变迁和昔日的繁华古韵。

这个不知不觉美了千年、也清静了千年的三林塘,到现在也只有土著居民默默守护着这方宁静,游人的脚步似乎总忽略这里,他们可不晓得自己错过了多少……

“虽然,三林归属浦东是今年的事,之前它三林属闵行区,再之前属海县。但追溯元、明历史,那时的三林是海县的高昌乡,浦东之域是海县的长人乡,在一个地域。它与浦东的地域相近,历史文脉的相通。”

王建浦说道:“如果研读浦东历史的话,三林其实是浦东成陆最早的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