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1 重启九龙仓收购(1 / 4)

时间很快就到了5月,香港的房价开始进一步增长,各个楼盘中,看房的客人也是越来越多,不知道是真的潜在的购房者,还是跟后世200一天坐在售楼中心的托。

但趋势已经很明显,房价上涨已经成了必然。

近些年来大量人涌入香港,不但拉低了香港打工一族平均工资,还拉高了房价与房租,让真正的香港普通人,过的更不好了。

但是这有利于资本家,好在美的旗下的工厂,效益很好,也不存在裁员,凡是现在进去的工人,基本上都过的很潇洒,连买房子都有非常低息的贷款。

股市方面也是一样,香港的恒生指数,已经从最低点的150涨到了430点,翻了将近3倍。

估算着时间差不多,陈志文便下令让和记黄埔将手中很多的股票全部抛售,套现了差不多亿港元,多了这笔资金,和黄的地产业务便可以从容的发展。

中环,和记大厦总部:

“有了这一笔钱,黄埔花园一次性开发20栋楼外加商业中心的资金,就完全没问题的,甚至都还没动用陈生在海外的资金呢。”周家杨笑着说道。

一般的地产公司,开发大型地皮,都是分多期进行,少的五六期多少要接近十期,一期开发完后,有了资金再开发下一期,如太古集团旗下的太古城,项目比黄埔花园还要小,但每一期也就建个五六栋,跟和黄一期开发20栋差的太多了。

虽说地产行业主要靠花别人的钱,如借银行的、让建筑商垫钱等等措施,但终究不可能百分之百垫付,建筑商也不是傻子,到了一定程度肯定要钱,银行那边对于风控也有一定的控制,想要开发地产,自己还是要准备不少钱的。

据说预售制度在香港刚刚出来的时候,借用老百姓提前交的钱外加银行贷款以及建筑师垫钱,房产开发公司不但不用垫钱还能通过多方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于是,当时的地产公司自然借着这个资金大幅度扩张,但最终玩脱了,导致银行方面损失惨重,最终港府限制了预售制度,只有等房子封顶前八个月,才能开始预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