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章 偈(1 / 4)

黄清若早有耳闻,《传宝》这档节目当年就不给嘉宾提前透露古玩文物的信息。

也就是不给嘉宾准备剧本,嘉宾无法预先记背相关资料。

考验的就是各位嘉宾的真才实学。

观众们被科普过这一点,所以曾经梁京白年纪轻轻在一众老学究之中受到瞩目,不仅仅因为观众们欣赏他的皮囊,也欣赏梁京白的才学。

只不过还是有人质疑,节目组不过对外宣称如此,实际上私底下还是偷偷给剧本。

尤其是针对梁京白进行了质疑,质疑梁京白靠梁家买通了节目组,节目组帮梁家推出了梁京白、打响了梁京白的名气,为的是运作梁家的声誉、助力梁家稳固在古董市场的地位诸如此类。

其实这些质疑猜对了大部分,梁家经营梁京白的形象,原因确实在此。

但那是后来梁京白在节目中有了热度,梁家才利用起来的,而非梁家一开始的计划。

黄清若以前看过《传宝》,梁京白的表现很得体也很适度,从来不抢老学究们的风头,只在主持人cue到他的时候,他才发表他的个人观点。

他发表个人观点,也不会去否决掉老学究们的说法,就是温和地阐述和补充。

那些老学究们没太拿梁京白当回事,他们认为梁京白的大多数话不过是精选了他们讲过的内容。

可年轻观众们不一样,他们认为老学究们咬文嚼字特别地枯燥无味,梁京白反而会深入浅出。

年龄相近的大帅哥、以真正的谁都听得懂的浅白的话语,向大家打开了看似深奥的文物、古董、古玩的大门,比起老学究们,自然更受年轻人的喜爱。

于是这档原本定位中老年人观众的节目,意外地收获了一批年轻观众。

年轻观众在网络等社交平台的声音又一向大,成为了节目的自来水,给节目带去热度,也把梁京白推入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以前黄清若对梁京白的了解确实不如现在多。

现在黄清若有理由怀疑,当年的梁京白就已经在节目中藏敛锋芒了。

根据follo-PD给黄清若的台本,黄清若负责的部分在于「赏」。

显然,在彩排中确认真的不透露藏品的任何信息之后,除了梁京白和一位老学究之外,其他嘉宾都肉眼可见地紧张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