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抑郁个毛(3/4)(2 / 2)

《封神演义》之所以不叫《武王伐纣演义》就是因为里面有“封神”这个具体工作。

这个工作只能落在姜子牙身上,他是公认的灭商最大功臣、军队统帅,换给其他任何人都不合适。

因此姜子牙不能是凡人,只能赋予他玉虚门人身份;

同时为了与民间传说中那个高龄拜相成就大功的形象一致,才共同形成了书中这样白发苍苍、法力一般但是福缘很大的姜子牙。

但封神的故事背景比较放在商灭周兴的大背景下,而历史上有一个真实的姜子牙,他背商从周带去了大量情报,他牧野鹰扬率领百人队冲击对方军阵冲锋在前,他被封为武成王成为武庙之首。

这个悍勇无匹的猛将形象显然与“姜太公在此诸神退避”的神仙形象无法兼容。

于是作者虚构了黄飞虎,他完全担当了姜子牙的人间作用,也让姜子牙彻底摆脱世俗身份安心封神。

也正因如此,他必须死在成功之前——不可能有两个姜子牙活到周朝建立,坐在武庙里的只能有一个。

黄飞虎的第二个重要作用是代表普通人视角。

演义中描述的是天道之争,阐教未必好、截教未必坏;但商灭周兴是天数天命,是女娲不能提前、通天不能推后的。

但是修行者的这些争斗与普通人何干?

因此对普通人来说纣王必须昏庸,文王武王必然贤明。

黄飞虎是成汤重臣,却因为纣王无道投奔西岐,他代表了普通人的朴素价值观,从而给商灭周兴赋予人类秩序意义上的正义性——必须要有个关键人物叛商从周,对西岐来说,那就是顺从天意,现在连身边亲信都背离你了,伐纣的意义就更大了。

感觉他参考的更多是武王伐纣平话,但因为要蹭《封神》的IP,所以,黄飞虎这条线基本上融入姬发了,反出朝歌嘛!

沈旭东不太想这样…

他想从截教角度做《封神》,不止于三部曲。

主要对如今的人来说,所谓的“大义”“天命”是很宏大没有存在感的事,不认为其对自己有支配权。

或者用那句“正义!多少邪恶假汝之名以行!”

网上一边倒的支持截教、贬低辱骂阐教!

……

“录综艺?录什么综艺?”

“《十三邀》,许知远做的节目…PPTV独家播出…”

“我知道他,我看过他跟陶杰的对谈!”

陶杰,香港才子,著名‘恨国D’…

那场争论,就是关于发展啥的,许知远讲到中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类比美英在工业革命后的情况,讲出这不是中国的问题,这是发展的必然产物,需要中国人不断内省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

陶杰则言必‘西方文明’,其实他所谓的西方文明本质上是两个世纪以前的以英国旧贵族旧殖民体制为中心的文明…

甚至比不上美国的文明!

当初看到这个视频,沈旭东都惊讶了,他一直觉得台湾很愚昧,但尚且可以算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可是,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却拥有如此海量的旧殖民统治的拥护者…

都21世纪了,居然还留着辫子!

这样的人居然被称为香港大才子…

“行吧,你安排吧…”

陈曦看了看时间,然后道:“他晚上过来…”

沈旭东惊讶:“啊?这么急?”

“他这个《十三邀》的嘉宾,很多情况是许知远去活动现场或者办公地点碰到嘉宾,抽半天做个访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