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章 见龙在田92(2 / 3)

“对不起,”荀采闭上眼睛,“我是个不称职的母亲——”

吕昭一手按住荀采的肩膀,一手竖起手指,在她的唇前轻轻一点,制止她继续自我谴责。

“没事的,”她温柔地哄道,“你还小呢,又是第一次做母亲,有顾全不到的地方很正常,慢慢来……”

荀采十四岁出嫁,十五岁怀孕生女,没多久夫君去世,整个人郁郁寡欢,十七岁被接回荀家,心情稍微好点时,骤然得知了父亲想将自己重新嫁出去的消息,长期积压的怨恨一齐涌上心头,她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

今年她只有十八岁。

吕昭回想一下自己的十八岁,最苦恼的事也只是作业永远做不完,节假日又要补课,高考在一天天地逼近。

哪怕是让出生于现代的同龄人连续经历结婚、丧夫、差点儿再嫁人,她未必能比荀采处理得更理智。

*

荀采哭得累了,竟然就迷迷糊糊地躺在吕昭的腿上睡着了。

貂蝉已经收拾好行李了,来向吕昭辞行,见状哭笑不得。她取下披风,盖在荀采身上,看着她通红的眼圈无奈摇头,“你俩到底谁更年长?”

那肯定是我啊!吕昭想。

她正在整理刘馥提交上来的关于修建水渠的方案。这人带着手下小吏闷声不吭地干了大半年,沿着汝南郡境内的汝颖两条河流走了个来回,差旅费报了一趟又一趟,最后陈群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在中饱私囊,委婉地给吕昭提过好几次。

所幸吕昭最终没有看错人,经过实地考察后,刘馥交出了一份完备的方案。预计花费金钱、需要的人力、建造的时间、水渠投入使用后能惠泽多少土地……这些在方案中都有详细记录。

吕昭看过后觉得没什么问题,以汝南郡目前的实力,能负担得起这份消耗。况且除了汝南外,还有南阳托底——在丰壤buff提升至倍,且徐庶和蔡琰已经分别就位,着手开展治理工作后,这两郡也不再需要南阳接济了,原本压在南阳肩上的重担彻底消失。

吕昭将刘馥的方案连同自己的说明一起封入盒中,吩咐信使快马加鞭送进城交给陈群,然后也给荀彧送了一份。

如果他俩都觉得没问题,下一步就可以开会商量动工时间了。

最好能在北方彻底乱套之前完成工程,自家势力一旦卷入战争中,肯定得集中力量优先打仗,就顾不上搞基建了。

*

用晚饭前,荀采睡醒了。

她睁着一双红肿的眼睛,懵逼地跟吕昭对视一会儿,渐渐回忆起之前发生的事,脸颊瞬间涨得通红。

我、我怎能在君侯面前如此失态!真是太丢人了!

她说我是孩子,可如果我没记错,她比我还小吧!

……

脑子里弹幕似的嗖嗖闪过无数乱七八糟的念头,荀采呆呆立着,窘迫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搁。

“嗓子疼吗?”吕昭倒了杯温水递给荀采。

“多、多谢君侯。”荀采以松鼠抱松果的姿势捧着杯子,低头小口小口地抿。

“你要回去看看女儿吗?”吕昭问。

并州军有年假制度和轮班制度,没有战事的时候,士兵们可以依照规定分批休息,回家与亲人团聚。

荀采的眼睛微微一亮,看上去有些心动,但最后还是缓缓摇了摇头。

“送一封信就好了,”她轻声道,“我……暂时还无颜见她。”

荀采自觉前半生过得一塌糊涂,从女儿到母亲再到自己,没有哪个身份真正活得明白通透。

比起她,小孩子会更喜欢貂蝉或吕昭那样的母亲吧?

“我阿母是魏将军!”“我阿母是湖阳君!”这些话说出去,肯定会引来无数同龄人艳羡的目光。

她也好想让孩子能以她为荣,而不是在报出母亲的名字后,得到一片指指点点。

只要专心跟随吕昭做事,总会有机会的。

*

陈群最近正在王粲的帮助下学习种田。按照吕昭那个“州郡大小官员每隔三年必须下基层体验民生疾苦”的规定,他去年就该去种,但当时他负责清查汝南郡人口,本就任务繁重,吕昭又不是周扒皮,没道理再给人家多添麻烦,于是就推迟到今年了。

陈纪饶有兴致地围观几次,又从王粲那里听说了个中缘故,深觉吕昭言之有理,认为此项活动非常有意义,于是他老人家也不参加宴会了,也不出游踏青了,换上一身粗布衣服,踩着草鞋,挽起袖子裤腿,扛着锄头下地跟儿子一起干活去了。

作为海内闻名的大儒,陈纪周围环绕着众多追随者,有些人潜心向学,为探求知识而来;有些人追名逐利,想要蹭一蹭陈纪的名望,为履历添上耀眼的一笔,将来举孝廉时能多占些优势。无论他们怀抱何种目的,陈纪都不在乎,他来者不拒,悉心为每个人解答疑惑,渐渐地大家便愈发敬重他,即使是想蹭热度的,也感动得生出了几分真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