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07 边卒难用(1 / 2)

北岸的魏军再次发起进攻,南岸的齐军将士们却还有相当一部分都没有完成整队,而一些已经完成了集结整队的队伍,则就还没有抵达作战的方位。

有一些队伍正在向皇帝督战的观战台移动,可是当见到魏军骑兵正自策马向南冲来时,这些人也都下意识的停下了脚步,并不急于上前受敌应战,任凭督将们如何呼喝斥责,众军士们却只是裹足不前。

“前阵自有百保军士,都是以一当万的英雄。之前几万军众南来尚且不能,更何况区区几千敌军!”

面对督将们的催促喝令,队伍中便不乏悍卒冷声说道。

督将闻听此言自是大怒,当即下令要将这悍卒拖出行伍加以严惩,然而亲兵令卒都还没来得及靠近,队伍中便又有同样心怀不满的卒员发声响应,有的甚至都已经将佩刀抽出、紧紧握在了手中。

督将眼见到这一幕,自觉众怒难触,便也不敢再随便用强,但却担心兵马调度过于迟缓而遭到皇帝陛下的惩罚,因此便只能放缓了语调苦口婆心的说道:“前事所以不准师旅南归,至尊自有考量,不是你等营伍下卒能够猜度。但今强敌即将攻至,如果不能同心协力将这些敌人抗拒在外,你等营卒又能得保全?”

“至尊乃是天人,天意高远,谁能猜度?呵气成风,动怒成雷,叱咤便可退敌,又何须仰仗卑贱营卒!”

之前这些营卒们将前阵军士们被抛弃、乃至于被截杀的情景看在眼中,这会儿也都忍不住发泄心中所挤压的不满,甚至对于皇帝都敢作不恭薄嘲之辞。

对于督将的这番劝说,也有军士抬手指着北面河道与敌阵,口中不客气的说道:“敌军仍然在外,营卒也难免死在沟中。反倒仍然避在敌阵当中,反而能得活命!”

将士之间类似的纠纷画面在中军大营中比比皆是,能够及时集结到位的军众并不算多。甚至有的部伍不只是营卒们态度消极,就连督将也都意存观望,并不急于上前。

因为之前北岸齐军丢下了许多的甲杖器械,南来的道路上还铺陈着许多的齐军尸首,还需稍作清理。但即便如此,因为许多军众没有及时向前聚结,也让齐军的形势变得颇为不妙。

高洋站在观战台下,眼见到聚集至此的统共只有万余禁军将士,以及其他一些零散的部伍,自他下令以来直至敌军即将寇至营前,集结到位迎敌待战的军众统共也只有不到两万人,心情自是惊怒交加,额头上冷汗隐沁,环顾周遭并怒声道:“诸营兵马何不速至?”

“贼军来势迅猛,人马调集尚需时间。请陛下暂且退居大营、由中调度,使诸路人马进此围剿敌军!”

有侍从近旁的禁军督将也察觉到形势不妙,眼见敌军渐近,便忙不迭入前劝告道。

眼下皇帝所在方位距离战线实在是太近了,与铜鞮水之间不过只有十余丈的距离,一旦敌军攻上此间并在南岸立足下来,单凭流矢便都能骚扰威胁到圣驾安危。

皇帝如果再继续留此,非但无益于事,反而会令将士们交战起来都束手束脚,一旦再发生什么意外的话,只怕顷刻间便会全线崩溃。

有的督将情急之下不免便把话说的更直白:“诸营将士多是各边调集入国的戍卒,久在边中,沐恩不深,危急之际各存怀抱,怕是不能及时调集。陛下宜暂退去,由某等宿卫军士迎战击敌,纵或交战不利,陛下犹可整部再战,勿为留此犯险!”

高洋听到这话后却是一脸的羞恼,拔刀怒吼道:“区区羌贼,又有何惧!朕乃大齐天子,岂会受贼势威逼退却?自应留此杀敌,卫我国家!”

无论是本身要强的性格,还是内心的自尊,都不容许高洋望风而逃。尤其如今中军大营中所弥漫着的一股消极、抵触的氛围,更让他心中大生危机之感。

留在这里起码还能保证此间万余禁卫将士仍然忠诚敢战,可如果要退回中军大帐中,如果战场局势进一步转恶,那些现在便已经不怎么服从调遣的诸营军众们又会如何,实在是难以预料。

诸将眼见皇帝陛下仍然坚持留在此处,一时间也是倍感无能,他们自然不敢弃君而走,于是便也只能横下心来留此坚守迎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