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26 定位偏差(1 / 3)

三大音乐节目,在2009年以前的旧排名系统里,横扫三大音乐节目冠军的情况已经不多见,但相对容易,因为三大电视台的排名算法没有本质区别,整体来说还是相信实体专辑的销量,所以横扫冠军也不罕见。

但是,自2009年开始调整排名算法以来,三大音乐节目的定位与性质就在逐渐发生变化,横扫冠军的难度也缓缓上升,一直到2013年后,所有排名算法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三大音乐节目也重新找到定位——

音乐银行侧重实体专辑,人气歌谣侧重数字音源,音乐中心侧重粉丝互动。

排名算法的重心偏差也产生了本质的变化,自此之后,能够横扫三大音乐节目冠军的歌手,无一不是人气顶尖。

整体来说,男子偶像团体登顶音乐银行稍稍多一些,女子偶像团体则在人气歌谣稍稍拥有些许优势,双方在音乐中心则是平分秋色胜负难定。注意,这只是从排名算法层面的分析,实际情况还存在诸多变数。

比如,竞争对手是谁?

比如,回归时间选择?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音乐银行。

排名算法包括,65%的数字音源,5%的实体销量,20%的电视台播放次数,10%的观众好感。

这里,数字音源的比例高达65%,甚至比人气歌谣的55%还要更高;而实体销量的5%则是三大音乐节目最低。但是,为什么依旧说音乐银行更加侧重实体专辑呢?

原因,并不复杂。

人气歌谣和音乐中心的算法相对简单,就是统计一位候补竞争对手之间的数据。

比如说,本周销量冠军的专辑,那么就直接拿专辑部分的满分,而在这之后的专辑则以第一名的销量为基准,换算成为比例,然后再用比例换算为分数。

重点,如果一位候补本周销量没有进榜的话,那么这项分数就直接为零,不予以计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