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 研讨会(4)(3 / 3)

因为任何实质问题也没涉及,这话等于没说,但这就是方翰民的策略,虽然答应跟老黄交流钯碳催化剂制备方法,但绝不意味着就要把技术秘密和工艺条件完全向他公开。

不是方翰民保守,这关系到红星制药厂的生存空间,因为一旦让外界掌握了这项技术,红星制药厂二车间生产的扑热息痛原料药,将瞬间失去竞争优势。

老黄听得很清楚,方翰民的这番话,完全是在玩太极,让他很难找到着力点,但他又挑不出大    毛病。

钯碳催化剂的制备过程,涉及到原料配方、混合均匀程度、金属沉积、温度、压力、时间、颗粒尺寸和强度等多种因素,哪个环节稍有不慎,都会对催化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这么复杂的制备工艺,老黄想通过一次聊天交流就完全掌握,简直是异想天开!

另外,制备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非常熟练的手法,即使方翰民讲的再清楚,如果不曾亲眼所见,没有十分熟练的操作人员,照样做不出性能优异的钯碳催化剂。

但是,既然开了这个口,即使面对再多问题,老黄也不能一无所获,于是,他选了个比较复杂的环节问道:“就说金属沉积过程吧,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

不愧是业内一流专家,方翰民认为老黄选取的切入点非常重要,但他会有所保留,“金属沉积涉及的因素同样不少,比如液相温度、浓度、加料速度、搅拌速度、沉积时间等等,这不仅需要熟练操作,还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总之,熟练的操作手法和丰富的操作经验,二者缺一不可。”

讲理论,黄教授无疑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专家,但实际操作就不一定了,无论操作手法和经验,都需要不断实践,长期积累。

在牛津读博和rgp公司新药创制中心当项目主管期间,方翰民在这方面受益匪浅,所以,当初他敢于带着一帮没见过世面的新手,在红星制药厂简陋的实验室里制备钯碳催化剂。

因为条件所限,别看黄教授已经五十来岁,在科研教学岗位工作了二十余年,但他亲自动手做试验的机会,比方翰民少多了。

聊了近两个小时,虽然有所保留,但方翰民也对钯碳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从头到尾进行了介绍,个别地方还比较详细。黄教授听了个大概,不过,要是让他亲自动手操作,他对自己还是没有信心。其实,但凡涉及到实践的问题,光靠纸上谈兵根本解决不了核心问题。

看见几名参会人员在附近来回转悠,黄教授意识到了什么,“今天会务组安排大家互动,这几个人可能想找你探讨问题。”

“黄教授,你是专家,他们也许有事要向你咨询。”

老黄转身问道:“看你们在跟前转悠了这么半天,你们是不是有事?”

“如果方老师有空的话,我们想跟他请教一些问题。”

“看见没有?找你的。好吧,咱们今天到此为止,希望今后能跟你保持联系,但愿方科长不要拒绝跟我探讨技术问题。”说完,黄教授端起水杯,拿着资料离开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