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 刁钻问题(3 / 5)

权衡了半天,为了不让别人在背后嘲笑他们无能,即使冒着被打脸的风险,总工程师老夏也只好实话实说,“根据我对国内这方面情况的了解,无论二车间的酰化新工艺,还是前段时间的废水处理技术,在行业内都是全国领先的。但是,再先进的技术,未经权威部门鉴定,也不能算技术成果。”

尽管老王没有表态,只要他对老夏的话没有异议,就说明他同意老夏做的结论。

虽然面对的问题非常刁钻,老夏的回答同样巧妙,在承认技术先进性的同时,仍然否认方翰民有技术成果,既避免了别他人嘲笑,又不至于被打脸。

听了老夏的回答,袁厂长点了点头,“既然夏总承认方翰民的技术在全国领先,就说明方翰民起码有成为人才的潜质,说到他那些技术没有被鉴定,夏总,王厂长,你们两位不就是全厂分管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吗?技术没被鉴定,不能怪方翰民呀!他一个临时工,能为自己做什么?”

谁都听的出来,老袁这番话,除了力挺方翰民,也是在对王副厂长和夏总工程师进行责问,红星制药厂有全国领先的工艺技术,你们不组织鉴定,反而说方翰民没有技术成果,不说你们别有用心,起码也是失职!

的确,如果红星制药厂的正规科技人员有什么技术贡献,可以向全厂技术部门提出申请,让他们组织不同层次的鉴定,这样的申请一般都会得到支持。其实,只要正规科技人员取得了技术突破,根本无需本人申请,厂里的技术部门会主动联系有关机构,对技术进行鉴定。

但是方翰民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一方面他不是红星制药厂的正式职工,他没有权利向技术主管部门提出那样的申请,事实上他也不知道有那样的渠道。另外,谁都清楚那几项技术以方翰民为主导,主管部门当然不会为一个临时工的事情而奔忙。

正是看出了以老夏和老王为代表的主管领导在这件事情上的不作为,老袁才要逼他们就范,刚才这番话,虽然表面上很随意,但在场的人都知道什么意思。

名人不用指点,响鼓不用重锤,袁厂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王副厂长和夏总如果再找理由,那就不仅是自己不作为,还有跟厂长作对,故意阻拦的嫌疑,其性质就不一样了。当然,他们也找不到其他理由了。

想到这里,老王懒洋洋地说:“就算方翰民有成为人才的潜质,那又怎么样呢?红星制药厂没有面向社会招工的权力,咱们能改变他的临时工身份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