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贞观无太子> 卷四 第431章 长安朝堂的反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 第431章 长安朝堂的反应!(2 / 2)

只是吧,还没走出作坊,就有贴身侍卫在他耳旁小声嘀咕了一番。

李二只是瞬间就愣在了原地。

他娘的,这是真的?

“走,回宫,无忌,你也跟朕一起。”李二当即说道,他也没想到,刚刚那个杂役说的话居然是真的。

高明真的大败慕容伏允!

这……

当李二回到皇宫的时候,同样收到消息的文武百官早就在宫门外等着了。

“陛下……”

“回宫再说。”李二摆了摆手,道,“对了,河州信使呢?将他也带到太极殿,朕有话要问他。”

何止是他,在这里的所有人都想了解一下吐谷浑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李承乾突然就能大败吐谷浑。

不多时,众人再次回到太极殿。

李二坐在龙椅上,看着殿下的河州信使说道:“把你知道的都一五一十地讲述一遍。”

“回陛下。”河州信使说道,“不日之前,龟兹王的大军突然撤兵,我们还以为他又要耍什么花招,结果就等来了殿下大败慕容伏允,慕容伏允已在阵前自尽的消息。

然后我们派斥候深入吐谷浑探听消息,然后……”

等信使说完,众人都愣住了。

他们虽然收到了消息,但只知道李承乾大败慕容伏允,具体详情都是一知半解。

而且消息渠道也是五花八门,这会儿才算是第一次了解到事情的全貌。

一个个都是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

“这阿史那咥力会出兵援助殿下倒是可以理解,可这西域诸国是什么情况?”有人当下就问了一句。

他们之前可是分析过大明王廷的处境的,当时的结论就是,大明王廷能拖住吐谷浑就已经是极限了,结果现在你告诉他们,李承乾赢了!

甚至大败吐谷浑十数万大军,这让他们一时半会儿都接受不了。

关键是,他们都认定西域诸国和李承乾有着不可调停的矛盾,结果现在西域诸国却是李承乾的援兵,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更让他们难以理解。

“殿下一定是许了西域诸国什么好处,否则,西域诸国不可能会反戈一击。”长孙无忌说道,“微臣之前就听说,慕容伏允最近一直在和西域诸国还有阿史那咥力勾连,准备联合他们一起对殿下出兵。

结果这两支他亲自拉来的援兵都反戈一击,这中间绝对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陛下,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大明王廷和西域诸国究竟有什么勾连。

至少得确认这对我大唐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他话说完,众人都点了点头。

李承乾曾放言要横扫西域,这也是他和西域诸国之间矛盾的起点,可现在他又和西域诸国联手,彻底歼灭了吐谷浑,这本身就不正常。

西域诸国没道理帮李承乾才对。

毕竟李承乾拿下了整个吐谷浑,那就真的有了横扫西域的资本,他们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可他们明明看到了这一点,但还是选择了帮助李承乾,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还不是最紧要的。”房玄龄说道,“殿下如今全歼了吐谷浑十数万兵马,换句话说,殿下如今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吐谷浑全境。

陛下,大明真的已经成长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王朝了。

按照刚刚信使所言,殿下如今麾下有空弦之士将近十万,这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势力了。

毫不夸张地说,在西北那块地方,殿下如今的实力足以傲视群雄。

而在接纳了慕容伏允的政治遗产后,殿下的实力必定还会进一步的发展。

陛下,是时候遏制一下大明王廷的发展了。”

自从李承乾在西北立国以来,这是房玄龄第一次主张遏制李承乾的发展。

不过这一次,哪怕是魏征都没说什么。

确实,到了现在的确是要遏制一下李承乾的发展势头了。

再这么发展下去,李承乾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大。

以前,是他们觉得李承乾是大唐最合适的接班人,但随着李承乾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就不再是他们认为李承乾是大唐最适合的接班人了,而是李承乾觉得他就应该是大唐最合适的接班人。

虽然意思都一样,但意义却截然不同。

而且,李承乾的发展势头太快了,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他从无到有,到现在,甚至吞并了整个吐谷浑,这个发展势头着实把众人吓了一跳。

如果,李承乾还是一个偏安一隅经营着大明王廷的草头王,他们还是乐见其成的。

只当培养一下李承乾执政的能力。

但如今不同了啊,李承乾想要的明显不止这么多。

接下来他会怎么办?

接下来如果李承乾继续扩张,要是拿下了西突厥、薛延陀、西域诸国,届时,大明王廷绝对是一个足以和大唐分庭抗礼的帝国。

这绝对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虽然届时李承乾回归大唐,继承大唐后,两个帝国合二为一,大唐终将走向辉煌。

但这不一样的。

怎么说呢,这就是主动和被动的原因。

一种是我给的,一种是别人自己硬要的。

就好比李二的皇位,虽然李渊让位了,但李渊还是芥蒂了这么多年。

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李渊是被动的么。

我可以给你,这没关系,但我还没给你的时候,你不能自己抢!

就是这么个道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承乾建立起来的大明王廷和他们都没关系。

这也意味着李承乾的回归会使得他们的既得利益受损。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

当他们的诉求达不到的时候,凭什么还要支持你?

当初他们这些人为什么支持李二发动玄武门事变?

而且一个二个比李二还着急,不还是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登基称帝的人是李建成,今天的他们可能有如此荣耀么?

不可能的,李建成也有他自己的一套班底。

不说别人,至少长孙无忌、房玄龄这些人,不知道在哪里郁郁寡欢呢。

所以说,哪怕是皇帝,有些时候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房卿言之有理。”李二点了点头,说道,“高明这孩子虽然聪慧,但还是太年轻了一些,有些时候中了别人的计都不自知。

还是需要我们帮忙扶持一下才对。”

他也有这个想法,但话不能说得那么直白,否则显得吃相过于难看。

“但该说不说,高明这一仗,打得漂亮。”虽然吃相难看了一些,但李二还是说了一句公道话。

站在一个马上君王的立场来说,李承乾这一仗确实打得可圈可点。

尤其是对各个战场的把控,那都是相当的精确。

都说以少胜多并不难,但真要操作起来,哪儿有那么容易?

能做到的,其实都是凤毛麟角。

“这确实。”李孝恭闻言也站了出来,捋着胡须说道,“刚刚那信使虽然只是短短几言,但老夫显然已经听到了这场大战的惊心动魄,毫不夸张地说,纵使是换了老夫,也未必能比高明做得更好。”

抛开政治的角度不谈,单单谈论这场大战的话,李孝恭是服气的。

“王爷要不细说?”萧禹闻言说道,“刚刚短短几句话,老夫的确有些不求甚解。”

……

阳了有段时间了,奶奶个腿儿,跟我玩升级呢……

阳了的报个数。

我先来:一!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