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4章 初茶炒成(2 / 3)

庞公面上忧虑不止:“王忠嗣一旦入相,太子之势便不可当也,朝中局势怕是榫头入卯,再无可寰。”

周钧站在那里却想着另一件事。

倘若王忠嗣真的入相,那么熟悉边事的他,应当深知藩镇胡将的危害,对于大唐而言,却是好事。

这样一来,自己也就不用再费尽心思,去刻意搭上李林甫那条线了。

庞公又说道:“后日旬休,李林甫会至灞川,二郎也入席作陪。”

周钧听了,应了一声。

出了庞公的院子,周钧回到自己的住所,见画月已经准备好了灶台和锅具,便收整了心思,开始炒茶。

炒绿茶相较于炒红茶、白茶和黑茶而言,相对简单一些。

根据《茶疏》所载,工序大体只有筛选、杀青、摊晾、烘干四道。

第一道筛选,是将网眼竹编的筛子,对新摘鲜茶进行筛选,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

第二道杀青,就是将三个锅分别放于灶台上炙烤。

鲜茶首先倒入第一锅,火势稍大,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待得叶质柔软,叶色暗绿的时候,起锅倒入第二锅。

第二锅火势稍弱,主要是将茶叶继续杀青,并开始揉茶起卷。利用炒茶帚不停在锅内旋转,将其搓卷成条,再将其抖落,再重复这一过程。

第三锅火势最低,利用炒茶帚继续揉搓茶叶,并将其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就能出锅了。

书是这般写的,但《茶疏》原文上下,却没有写清温度、时间、翻炒、转速、成形等等细节。

周钧只能根据这个记载,一锅一锅的不断尝试。

画月先是筛选了一批鲜茶,接着倒入锅中,周钧加了点柴,开始用炒茶帚旋转炒拌。

几分钟后,周钧不负众望,终于把第一锅茶给……炒糊了。

看着出锅的那一坨黑漆漆的茶叶,画月看向周钧的眼神里,带了点怀疑。

周钧挠了挠头,这次将火力刻意调小了许多,又倒了些鲜茶进去开始翻炒,没想到炒了一会儿,因为鲜茶叶嫩,火力又太小,在与锅壁摩擦的过程中,保持不住受力结构,大部分断裂折边,成了碎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