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668章不要打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68章不要打了(3 / 4)

陛下撤了学宫,大家就不能闹腾了啊!有话好好说么。似乎所有矛盾的点,就是鸿都学宫。

但是实际上呢?有的和事老是真傻,但是大多数和事老都是在装傻。息事宁人便是符合『大多数』的利益,要是真的争辩起来,输赢定下来了,岂不是自己就需要改了?

不管是改观念,还是改行为,总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了。很多人以为中庸就是妥协,亦或是认为仅仅是妥协,就像是曾敬一样,他以为自己最懂中庸,最明白妥协。

所以到了现在,曾敬还会在表示古文今文都一样。他觉得他已经妥协了,或者说他替那些学习今文经文的人妥协了,那么古文经学的人还要闹哪样?

不是已经认错了么?他已经承认古文今文是一样的了,这难道还不够么?

因为在长安,经过了一系列的争论之后,今文的谶纬被删减了。今文已经不一样了,很多人开始认知谶纬是假的,有问题的,但是曾敬之前自己学的是今文经,而且是改版再改版的今文经,若是大家都『正经正解』了,自己岂不是之前学的都要白费?

又要重头开始学了?所以曾敬闭口不谈谶纬,他只说今文古文都是经文,所以大家不要争了,不要打了。

再打下去,学习今文经学的人底裤都要露出来了!忠孝也是如此。曾敬可是之前出名的『孝子』啊!

他号称在他父母死后,便是倾家荡产的,而且还举债的埋葬了他父母。

别看他现在穿着不错,但是实际上……这种『孝』,是符合大汉之前的『孝』理念的,越在父母死后花丧葬的钱多,便是越『孝』。

至于父母生前的『孝敬』,可能旁人会看到,但是旁人都吃不到啊!只有在死后花的钱财,某些人才能笑呵呵的坐下来,才吃得到。

所以某些人宣扬着要死后花钱,越多钱便是越『孝』,一边吃得满嘴流油,一边夸赞一句,『大孝子啊!

』曾敬如果认同新的『忠孝』概念,那他对于他父母就不是『尽责』,而是既没有在生前『尽责』却在死后『超责』了,那他之前做的事情,岂不是又白费了?

同时他的『大孝子』的名声,也一样会被缩减,甚至会被质疑。这能让曾敬接受么?

所以曾敬必须混淆今文古文的区别,也必须强调忠孝争辩没意义,他必须高声大喊着,『都别争了,不要打了!

大家都是一样的啊!』否则他就会变得不一样了。所以他不让卢毓说话顺畅,他开始断章取义,他开始混淆概念。

他不是不懂,他是装湖涂。就像是有人会拿着当史实来论证,大骂罗老爷子的三国不科学,然后批判马猴的三国不严谨。

这是真湖涂,还是装湖涂?后世有些公知,似乎一脸公平公正的样子,然后说种子都是种子啊,用谁生产的不都一样么?

芯片都是芯片啊,用谁制造的不都一样么?医学都是医学啊,用谁的体系不都是一样么?

即便是这些人明知道被人卡喉咙了,被人欺压了,依旧叫着,大家别争了,别打了,去专研那些陈旧工艺干什么,有现成的不用,不都一样么?

这些人又是真湖涂,还是装湖涂?还有那经典的名言,『抛开事实不谈』。

亦或是类似的,『好坏什么先不说』、『真相什么先不论』……曾敬肯定是装湖涂的,他不仅是装作不认识卢毓,而且还装作不知道卢毓的经历,然后挖个大坑。

卢毓兄长在地方郡县担任小吏,不是出仕袁绍,只不过是领一份钱粮养活家庭,然后在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乱当中死去。

结果被曾敬这么一说,却像是卢毓兄长主动去出仕袁绍一样,而且还是卢植遗命?

!卢植不畏惧强权,舍弃官职回乡,然后转头让卢毓兄长出仕袁绍?这是几个意思?

卢植病死,卢毓当然要守孝,再加上卢毓兄长也在战乱当中死亡,卢毓年少就要承担起家庭重责,照顾一家上下老小,好不容易冀州幽州之间没有战斗了,比较稳定了,卢毓才能有机会离开家,外出游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