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376【立国之本】(3 / 3)

列车过了新郑黄河大桥,又经过许都、汝南、义阳直到汉口。

抵达汉口之后,项南照例巡视长江大堤。

汉口是长江、汉江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拿下它之后,东可以取金陵,西可以取襄阳,北可以取中原,南可以取两湖……

而它之所以易守难攻,凭借的就是长江天险。

不过长江好处是有,坏处也不少。最大的坏处就是,几乎每年都有水患,导致沿河两岸百姓受苦。

所以历朝历代都没间断治河。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夫差就开凿胥溪、胥江和邗沟。

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河网交织,湖泊密布,地方官府带领人民开始筑堤防,垦洼地,出现了早期的圩田。

战国时期,天府之国的蜀地太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天府平原,开垦稻田,于是形成千里沃野。

汉朝时,汉江流域中游的南阳地区、襄樊地区和上游的汉中地区,地方官府组织人民开沟挖渠,引水灌田,成为著名的农业灌溉区。

洞庭湖平原及湘江流域、鄱阳湖平原及赣江流域、抚河流域,也成为著名的农业灌溉区。

到了两晋时期,随着北方战乱,大量移民来到南方,南方水利工程得到进一步推动。

之后隋唐时期的大运河,沟通了长江、钱塘江水系;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不断围湖造田、筑造堤坝……

但即便如此,长江还是没那么容易驯服,几乎每年都要闹一次水患。即便到了乾隆年间,项南已经下大力气整治,依旧只是治标不治本。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