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6章 吐露心声(2 / 5)

杨朝夕面色挣扎,显然心中方寸已乱。唯有报仇的念头、仿佛乱涛中的一叶孤舟,虽风雨飘、却始终不曾倾覆,

“师兄今日来此,只为报杀父之仇!你既知晓缘由,便该自行回去才是,以免师兄失手、惊动了坊中武侯铺,将你也牵涉进来。”

“可、可是,杨师兄你欲杀之人,却是关林儿、关虎儿的爹爹……”覃清难以置信道,“更何况他们的爹爹,还是杨柳山庄的里正、曾做过你幼时的拳脚师父……即便你如今武艺远胜于他,当真下得去手吗?”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杨朝夕咬牙切齿道,一双斜插入鬓的俊逸鹰眸中、竟泛起许多细小的血丝,“若非当年他害得我爹爹惨死疆场,我和娘亲又何至于在庄中小心过活,时常如猫犬一般、向四邻摇尾乞怜……娘亲又何须起早贪黑、养蚕织布,再拿到城中叫卖,以至于受人欺凌、遭人白眼……”

覃清无言以对。她虽自幼便在麟迹观修道、却长在殷实富足之家,对于清苦的理解,也不过是每餐少了几道饭蔬罢了。哪里知道躲在山乡的清苦之人,日子是何等地艰难且凄凉?

生与死,对坐食之人来讲、不过是写在经折书卷中的只言片语,或是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而对活在盛朝最底层的乡民、农户,却是时常都须去面对的考验,任何一次兵乱、一笔租庸、一场大旱,对他们来讲,都可能是绝户之祸、灭顶之灾!

杨师兄这般偏执的背后,何尝不是久做蝼蚁、屡受打击后的一种反抗?且这世间许多纠葛,又岂是简单的是与非、善与恶,便能区分并界定出对错?

日影西移,斜光转淡。

两人对坐浅坑中、默默无言,倒像是偷偷跑出来幽会、却又因拌嘴而置气的一对小冤家。是以偶有路人经过、瞥见二人踪迹,却皆是会心一笑,然后自顾自走开。

暮鼓敲过一巡。忽听那院中一阵门闩响动,杨、覃二人俱是一惊,不约而同埋头伏身,借着浅坑遮蔽、一齐向那窄小的乌头门处望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