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黜龙> 第十章风雨行(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风雨行(10)(2 / 5)

而就在众人以为黜龙帮内部赏罚体系中的大头领补录到此为止时,魏玄定却在圈内继续扬声宣告了一个意外的人事提议:

“二十四位大头领了,下一个,曹夕曹头领自入帮以来,常督转运后勤、分配物资,殊无偏私,每每清扫战场、收拾城寨,任劳任怨,不计名利,首席提议,考虑到后勤事务日重,当加大头领,以备将来,以兹鼓励。”

下方完全骚动,内圈窦立德都有些懵,外圈曹夕也有些懵,后者作为帮内少有的女头领,如今白有思、马平儿都不在,只是坐在外圈都够显眼的了,遑论什么大头领?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首席提议这四个字起了作用,还是曹夕素来有人缘,现场平静下来后,内圈单通海率先举手,然后点验人数,哪怕是窦立德避嫌没有举手,居然也有足足六十手赞同!

曹夕手足无措,但还是束手走入其中,坐在了一把新摆放的椅子上,却已经面红耳赤。

众人看到第二对夫妇一起出现在了黜龙帮的核心圈层,一时心情复杂。

台下的宇文万筹那些人干脆没了话,但震动最大的还是旁边几位武安军军官,他们敏锐意识到,自家那位主母和樊梨花,似乎要比许多人都稳当。

实际上,李定都有些诧异起来,忍不住看了张行几眼。

接下来,是黜龙帮内部赏罚下的头领们一层补录,到这一层,外面的武安军与北面援军就没了多余心思,可外圈的头领们反而更加诧异了……因为他们恍然发现,除了韩二郎、黄大郎、张世昭、张公慎、白金刚、庞金刚之外,居然没有秦宝,反而还有一个曹晨!

没有秦宝,还可以理解为秦宝刚来没有功勋,再打两仗任用更能服众,可曹晨呢?

而仔细一想,大家才想起来,曹晨居然跟之前临阵署任了大头领谢鸣鹤一样,都是早就实际上担任了头领该领的职责,领了一营轻骑,现在只是补入,这种补入理论上只要不犯错,比升迁更稳当……只能说,得亏窦小娘年纪还小,没有直接升上来,但……但窦小娘这勤勤恳恳的样子,而且已经以舵主身份领一整队巡骑了,升头领怕是迟早的吧?

可这样的话,这一家过于显赫了吧?

一家两大两小四头领!

心情复杂,也就直接影响到了举手:

韩二郎的赞同手最高,居然是六十八手;黄大郎、庞金刚一个六十二一个六十一手;帮外出身的白金刚差了点,五十五手;张世昭虽然被告知是当日南衙相公,是老早入帮的人,还有最后外交谈判撵走白横秋的现实功勋,却无疑被打上了张首席派遣在李枢身侧间谍的身份标签,也有五十手;唯独曹晨最是莫名其妙,居然只有四十二手,差点没过。

补录之后,有人开始心中计算,然后便来趁着头领们入座的空档交头接耳。

“只这里共八十人,却二十五个大头领,大头领是不是多了?”问话的是关许,而他询问的对象是在他侧后方的周为式,两人都是在东郡投降的,原本就是上下级,关许去魏玄定麾下领兵后也没耽误俩人关系。

“龙头也要多了。”不待周为式开口,旁边的杜才干便幽幽叹道。

“有什么讲究吗?”虽然不愿意跟这位扯什么关系,但既然开口,关许无奈,也只能硬着头皮请教。

“地盘大了,南北又多了五六个郡,还能有什么?非要说什么,这样的话,首席和马上要立的大行台就更贵重了。”杜才干明显心情复杂。

“这倒也是。”关许赶紧敷衍。

“我估计就是为了大行台做准备……大行台里面的几个要害的部,总得是大头领吧?”周为式忽然插嘴。“南衙那里不也经常有六部尚书、侍郎跳进去吗?”

关许登时醒悟:“就是这个了!”

不过,现在还没到说这个的份上,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个大家最关心的流程――李枢。

“下一件事情。”魏玄定拿过一张纸来,努力使用真气,却又言简意赅。“龙头李枢领济阴行台总指挥战中领军南下徐州,大头领领军法总管雄伯南以临阵脱逃提议,罢免李枢一切职务,降为舵主安置,其余不问……”

下面立即鸦雀无声。

“大头领领聊城行台副指挥柴孝和以临阵脱逃提议,罢免一切职务,开除出帮,其余不问;

“大头领领文书总管兼将陵行台副指挥大头领陈斌以临阵叛逃提议,处死勿论,并罢房彦朗、房彦释、崔玄臣三人头领,另做安置;

“张首席提议,以临阵脱逃,罢龙头、总指挥,降为头领任用,其余不问……

“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大头领们提出的建议就这四个,我的意思是大家先做思索,定好主意,然后分批举手,哪个得手最多,就按照哪个处置,而且谁都要举手,不能不做理会,这样才算公平……如果有人觉得这样不好,有新主意,也可以趁机来说。”

说完之后,并没有之前那种中间一说话,四下轰然的场面,周遭反而格外冷静,便是李枢自己虽然脸色难看,却也只是坐在那里神思飘忽,只是听到“处死勿论”后,脸色有些青灰色罢了。

唯一产生骚动的,正是一些还没入局的人,比如说宇文万筹跟黄平,还有武安军的那些人……真不是这些人多么关心这件事情,恰恰相反,他们事不关己,才有了一点讨论余地。

“这种事也真举手?”依着宇文万筹的性情,这次居然也压低了声音。

“居然只有一家想着株连,还只株连了三人……”王臣愕也是愕然。

但没人理会他们。

过了一会,台上开始渐渐响起细密的讨论声,然后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争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