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历代王朝更迭> 第122章一将功成万骨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一将功成万骨枯(2 / 3)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跖。

……

正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楚国一片仇怨惨淡,对白起恨入骨髓之时,秦国那些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则对白起敬若神明。

秦昭襄王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论起功劳之大,整个秦国除了白起不作第二人想。从很多场合中都可以看出,白起对于秦昭襄王很是忠心。秦王认为只要大肆封赏白起,就可以达成一石三鸟的效果:一来,可以获取白起的更大忠心;二来,可以让一些崇尚白起的人,感叹秦昭襄王的明智,受其鼓舞,进而更加效忠秦国,奋勇杀敌;三来,可以将计就计,在培植自己势力的同时,也可以暂时缓和与宣太后集团的关系,维持秦国内部的稳定。

于是秦昭襄王金口一开,颁布了一道谕旨,封白起为武安君,取“以武安民”之意。白起,这个曾经秦国最底层的士兵,终于站在了秦国的巅峰位置。当时的战国四公子:平原君、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都是各个国家的王族,如果没有高贵的血统,要被封为君实在比登天还难。可见白起之功劳于秦国而言,和商鞅一道,可并称文武双绝。

当然,战国名将之中,廉颇、李牧都被封为君,然而要论到功劳,则大秦武安君才堪称第一。

一将功成万骨枯,白起终于踏着无数人的尸体,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恰如《庄子·胠箧》中所书:“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尽管北边有赵国在虎视眈眈,但是白起依然我行我素,无所顾忌地攻伐着楚国的土地。公元前277年,秦国武安君白起趁着楚军元气大伤之际,再次大举攻楚,西克巫(今四川巫山北),南平黔中。秦遂以巫地为巫郡,黔中地为黔中郡。至此,占楚几乎一半国土的江汉湘黔之地尽归秦有,楚国继前面丧师失地之后,再一次陷入危险的境地。

就在楚国人人自危之时,白起竟然不再行动了。白起认为楚国之地,只可以占据秦国触手可及的地方,而不可以妄自奔袭千里,徐图将整个楚国纳入版图。因为楚国国界太广了,如果战线拉得太长,以秦国有限的兵力,最终即使征服了楚国,必定会让三晋之地的其他国家有可乘之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