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晁错枉死(2 / 2)

从吏半夜起身,去叫袁盎,劝他尽快逃走,否则,明天将被斩。袁盎不信,问从吏是谁,从吏将一切告知袁盎。袁盎更加惊恐,不想逃走连累从吏的亲人。从吏说他会带亲人逃走。

袁盎逃了七十多里,天亮才见梁国的骑兵。袁盎回到长安后,将一切告知刘启。刘启如大梦初醒,才知道诛杀晁错是名,抢夺帝位才是真正目的。人死不能复生,刘启悲伤无用。面对抢夺皇位的敌人,刘启只能打硬仗。

领兵出发的周亚夫准备经过函谷关,直取荥阳,守卫长安。赵涉对周亚夫说,刘濞广纳亡命之徒,他们定在通过函谷关的必经之地崤山和渑池(河南省渑池县西)等险要之地预谋伏击。为了安全,还是走蓝田,过武关,再到洛阳。到洛阳后,擂鼓大造声势为好。赵涉之计,首先保证大军安全,其次汉军突然袭到,有如天兵,叛军必然惊惧。周亚夫听取良策,并派一支军前往崤山和渑池等险要地段搜山,果然抓捕到不少吴兵。

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兵力约有三十万,与吴楚联军势均力敌。周亚夫细心谨慎,问他父亲的门客邓都尉该如何对付吴楚联军。邓都尉说:“吴兵精锐,难以争锋。楚兵轻装远道而来,支撑不久。如今之计,你可以引兵到东北方向的昌邑筑高城坚守,让梁国拖疲吴兵,挫折他们的锐气。你领轻骑绕到敌军后方的淮泗口,断绝他们的粮道。吴楚联军一旦粮绝,必然内乱,那时将不攻自破。”

这个方案被亚夫报告给刘启,刘启同意。周亚夫第一次率领大军,没有功劳,很谦虚,对刘启很敬重。

吴楚联军攻城极猛,梁国苦守,难以支撑。梁国首府睢阳和昌遥遥相望,梁国见周亚夫大军开到,急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拒不发兵。梁王刘武见周亚夫不发兵解围,上书状告周亚夫。刘启下诏命周亚夫解围救梁,周亚夫还是坚壁安守,抗旨不发兵救梁,亲率骑兵断敌兵粮道。

叛军全力攻打梁国,刘武派韩安国、张羽二人坚守。韩安国生性持重,张羽勇猛善战,他二人领兵死死挡住吴楚联军。吴楚联军攻得正急,突然传来周亚夫断绝粮道,眼见梁国难以攻陷,刘濞好生焦急。

刘濞下令移师直取周亚夫,雪断粮之辱。刘濞军行至下邑,却撞上迎面而来的周亚夫。吴军叫阵,周亚夫扎营坚守不出。吴军一连叫了十几日,周亚夫只是坚守不出。军粮匮乏,吴军不敢耽搁,当即采取明佯攻暗偷袭之计。

夜晚,吴军在东南方向大举进攻,周亚夫却调兵防守西北。吴军主力果然在西北,,周亚夫事先安排,吴军无法攻入。吴军缺乏军粮,闹饥荒,一部分饿死,另一部分反戈相向,追随刘濞的只有一小半。周亚夫率军攻打刘濞,两军相交,刘濞大败而逃;楚王刘戊兵败自杀。

刘濞一路逃命,渡过长江,逃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丹徒镇)。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刘濞一路收聚残兵败将,竟然有一万余人。刘濞起兵,曾相约南越国,这次兵败,他想退守南越。刘濞兵败逃亡,刘启马上诏告天下,说刘濞叛乱背上,今已溃败,截杀刘濞者必受重赏;如包庇窝藏,腰斩不赦。刘濞派人以厚利贿赂南越王,南越王骆望回复刘濞说,他愿意借军给刘濞。刘濞出城劳军,被南越王派人杀害,割下刘濞的头,传报刘启。

拨开云雾见青天,刘濞一死,刘启的好消息纷至沓来。栾布击败胶东、胶西、济南和菑川四国,解救齐国;胶东王、胶西王、济南王和菑川王 兵败伏诛,齐王饮药自杀。栾布移军北上,匈奴闻知,撤回漠北。郦寄久攻赵王刘遂不下,栾布兵到,引水灌城,刘遂自杀。

一场七国乱,七王就此亡,景帝的江山终于稳定下来。然而,景帝的好日子却未能如他所想的那样过得安稳,关于将来继承人的问题,又一场女人大戏要在他的面前展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