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3章 酒香怕巷深(1 / 2)

颜汐想到见识,倒是想到了优选种子的事了。

“二郎哥,我听说每家种地,粮食产出都不一样。那产量多的粮食要是留种,也许就能多收点呢。”

刘衡点头,“对,我再将本地经验丰富的老农都聚过来,大家一起想想办法。还有地肥,土地贫瘠产量不高,肥料也得施足了。哪怕一亩地能多产三五斤粮食,一家子也能多吃几天啊。”

颜汐叹了口气,“二郎哥,我看你想做个好官,可真不容易,样样要操心,还是操不完的心。”

刘衡笑了,“我看你比我还操心呢,听说你打算在商镇里开家酒楼?”

这事颜汐是从商镇开建时就盘算的,“只要有人走动,吃住是免不了的。到时,还得请刘大人行个方便,给我租个铺子啊。”

“本大人秉公执法,要租铺子,得看租金……”刘衡摆出公事公办的样子,气得颜汐拧了他一下。

“哎呦呦,夫人竟然严刑拷打,为夫威武不能屈……”

最后,刘大人用亲身经历证明了,英雄威武不能屈,但是美人关还是难过的。

且不说刘衡在农桑上的用心,待到商镇初见规模后,刘衡上奏朝廷,在商镇处专门设立了管理衙门。他保举杜固做了虎狼关长史一职。这个职务,跟应城长史自然不能比,只是八品,掌管虎狼关商镇的钱粮诸事。

杜固在秋天辽州秋闱中考中了举人,他听刘衡说了对商镇的设想后,不想再去京城赶考,只想跟着刘衡做一番事业。所以,刘衡的保举,甚合他心意。

杜固坐镇商镇,掌管商镇钱粮税收等事,下面设立了长史衙门,里面分别有收缴商税、治安管理、人员登记等值房,相当于一个县衙的配置了。

至此,商镇总算初具规模。

之所以如此迅速,也是因为这事是卫城下了圣旨的,眼见已经入秋,冬天快来了。

北方严寒,到了冬日,大雪封路寸步难行,关外各族也会赶着牛羊迁移到越冬之所,到时就少有行人。

这一点,刘衡在新野县已经有所见识。所以,怎么也要趁着天冷之前,让商镇中的生意运转起来,这样蛮夷越冬之后,更多的商队听到消息,自然就会赶来。

而且,越早做出一番事情,对朝廷也能有个交代。

卫国东西南北各处封关已久,辽州做了第一个开设边贸的地方,天下人都在看着呢。只是,很多商人都还在观望中。

商人逐利,商人也是现实的。

与蛮夷做生意,他们祖辈没有人做过,一想到蛮夷背着大刀,万一一言不合就砍人怎么办?自己要是被砍死砍伤了,就算过后官府做主,人总是死伤了啊。

而且,蛮夷有什么?除了牛羊马匹一无所有,运了东西过去,蛮夷有钱买吗?

还有啊,蛮夷又不会说卫国的官话,语言不通,大家怎么谈生意啊?

种种顾虑之下,刘衡和杜固都发现:商镇有了,竟然没有商队入驻。

刘衡这位知州大人,亲自坐镇在商镇里,可是,待了三天,一个商队都没有。

杜固就想不通了,“大人,之前蛮夷商队想方设法都要偷偷潜入虎狼关,还有辽州一些商队,不惜贿赂守关将士,也要出关做生意。如今咱们造了商镇,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为何却没人来了?”

要知道私自出关进关,被抓到了轻则驱逐处罚,重则丢命,要是背上私通蛮夷的罪名,九族都可能保不住。都是有家有口的,能平安做生意,谁愿意去冒这种风险?商镇中交易,虽然要收取关税,但到底不用提心吊胆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