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 / 5)

除了个别几個州府因为官员比较得力、执行比较好,所以留下来的男丁比较多,比如保定府,其他很多地方都是整个县整个县的人口大迁徙。

从十一月初开始,整个京师地区大量人口开始流出,主要流出方向就是山西、陕西一带。

而这,就不是刘墉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了。

他不是神,不会法术,无法分身一同处理那么多人的事情,他只能把该怎么做告诉底下官员,然后抽样检查,具体怎么样,他很难顾及到全貌。

因为他还需要组织留下来的男丁们编成队伍,一边从事城池加固任务,一边进行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万一兵力不够了,还能把他们拉上去当炮灰。

等十一月十日左右刘墉得知整个直隶范围内政策执行的一塌糊涂的时候,虽然生气,但是也无可奈何,向弘历上奏折称地方官僚无能,放走了太多的百姓,以至于某些县城的人都走空了。

弘历也很生气,认为是一群无能之辈坏了他和刘墉制定的天才计划,以至于天才计划出了纰漏,必须要出重拳对付这群无能之辈。

但是一听这是普遍现象而不是个别现象,顿时也没有那个想法要去追求谁的责任了。

老了,精力不济,实在顾及不了太多事情,能得过且过就得过且过,折腾下去,坏的是大局。

就目前来看,至少京师范围内大部分老弱妇孺都离开了,弘历甚至还打算把宫里面的皇子皇女后妃们都给送到大同去。

但是受到了一些皇子和皇女乃至于后妃的反对。

他们认为这样做太危险,离开京师,还不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他们觉得长途跋涉去大同,实在是不安全。

弘历也禁不住几个年轻妃子的请求,只能答应他们继续留在京师,但是一旦有危险,还是要把他们送走,不能留在京师被兰芳一网打尽。

人少了,吃的粮食也就少了,且留下来的都是能办事的人,能筑城,能军事训练,还能为大军办理后勤事务、运粮,大部分粮食都给该吃的人吃了,弘历对此还是很满意的。

所以十一月十一日,弘历下旨,着直隶总督刘墉入值军机处。

刘墉总算距离他那个首席大军机的老爸更进一步了。

看起来这对于刘墉来说的确是好事,但是好事也要发生在正确的时候才能算是好事,如果发生在错误的时候,自然算不得好事。

只是刘墉当下还没有完全理解他所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与之相比,朝鲜国王李祘倒是明确的知道自己正在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因为带清的兵马就在鸭绿江畔,等着进入朝鲜帮助朝鲜“平定叛乱”。

不久前,帝国使者抵达了朝鲜,传达了皇帝旨意,皇帝告诉李祘,你这边有困难,大清做为宗主国不能视若无睹,必须要帮助你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