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 / 2)

这次可不是上次那种一支一支来送死的军队了,而是集结之后抵达的大军,应该能代表大清帝国的高端战斗力了吧?

是不是健锐营、索伦兵,或者是蒙古骑兵?

出于谨慎,李闯还是没敢主动出击,而是打算打一场谨慎的守城之战。

反正他的粮秣数量足够,后勤船只很多,并且还能捕鱼,天津地区也有大量存粮被他获得,现在天天都能吃饱饱,舒服得很。

天津之战一触即发,福长安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很有自信。

而就在数日之前的承德避暑山庄之内,弘历看着跪在他面前的传信使者,脸色逐渐变得铁青。

这个时候,哪怕已经过了他每天最清醒的一两个时辰,他也依旧摆脱了那种昏昏欲睡、精神不振的颓丧状态。

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的精神真的很不错。

被惊吓的。

因为他骤然得知,京杭大运河被人从长江地区镇江府地带截断了,两江总督书麟应对不利,不能平定叛乱,以至于需要向朝廷求援。

以至于江北地区整个京杭大运河沿岸地区的州府都变得很不安稳,很多人受到惊吓,向北部和西部逃窜,甚至有些官员还擅离职守。

目前可以得知的是山东西部与江苏北部都出现了流民潮,局势比较混乱,但是目前尚且不清楚那支贼军是否已经北上。

造成这个后果的是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目前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来头,唯一可以作为线索的,就是这支军队的旗帜是一面日月红旗。

使者带来了和珅的汇报奏折,奏折里和珅认为日月红旗很可能代表着明字,但是前明已经覆亡一百多年,在大清眼皮子底下怎么会有一支明军生存一百多年再起事作乱?

和珅觉得不可能,应该是某些心怀不轨的贼匪刻意借用前明的名义犯上作乱、祸乱人心,所以和珅建议弘历立刻调动精锐八旗部队南下。

否则大运河一旦被截断时间太长,不仅会造成大量流民出现,也会引发北方地区物价的高度波动,很可能会影响到大清帝国的统治格局。

所以无论如何,弘历都应该立刻调遣军队南下平定叛乱。

而且,一定要精锐,速度还要更快一点。

弘历看完了奏折,深吸一口气,尝试平复自己的心情,但是他发现这样做挺难的,他似乎很难平复自己的情绪。

登位五十二年以来,他遇到的大事也不算少,遇到的强敌也不算少,当年强横一时的准噶尔汗国威胁他的统治的时候,他也很紧张,但是当时,他熬过来了。

当时他的精力和身体素质都在巅峰,可现在,他的精力和身体状况都不容乐观。

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疑似前明余孽的军队,而且还好巧不巧的拿下了镇江府,切断了京杭大运河,使得漕运崩溃,京杭大运河沿线出现巨大动荡,甚至可能威胁到直隶乃至于京师的安全。

这可不是小事,这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没有京杭大运河运输南方的粮食与各项物资到北方,带清就无法平抑粮价、补充军粮,就养不起北方那么多的军队。

其他东西其实都好说,唯有粮食是最要紧的命门。

所以京杭大运河不能断,哪怕堵塞都能解决,但是被人为截断,那影响就太大了。

好一阵子之后,弘历喘了几口气,只觉得头晕脑胀。

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稍稍缓过了神来。

“李玉,给朕倒杯茶来,要浓一点。”

“遵旨。”

大太监李玉立刻前去为弘历倒茶。

不一会儿,李玉端着茶碗回来,把一杯浓茶递给了弘历,弘历慢慢地啜饮浓茶,觉得自己稍微有点应付复杂情况的精力了。

“李玉,你去安排一下,朕今天就要启程回京。”

“皇上,围猎还没有结束,对蒙古诸部的赏赐也没有……”

“不要让他们知道这件事情,封锁消息,不要让他们知道,就说……就说朕昨夜梦见母亲,思念母亲,所以决定去母亲陵墓祭拜,今年的围猎到此为止。”

“这……遵旨。”

弘历缓缓点头,又看向了使者。

“诏令就不写了,替朕传口谕给和珅,让和珅即刻开始调拨粮草、军械等各项物资,准备大军南征。”

“遵旨!”

使者立刻应诺,然后火速离开了承德,返回传令。

使者走后,弘历深吸一口气,喊来了避暑山庄内的随行官员,开始给他们布置任务。

此番京杭大运河被截断,天下动荡,非同小可,必须要出动大军,以绝对精锐的力量碾压过去才能解决危机,否则情况会非常危险。

道理很简单。

康熙多次南巡,他也多次南巡,所为的,无非是要对江南地区的官绅士大夫地主豪强们彰显八旗军队的武力,告诉他们大清军威赫赫,依然是你们打不过的存在。

大清定鼎天下,尤其是在江南,那是纯纯靠武力打下来的,为此多造杀孽,杀人太多,以至于江南地区民怨沸腾,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是历代清帝依然为此心有惴惴。

弘历更是如此。

为了震慑江南地区的人们,他多次南巡,率领强大的军队前往展现帝国的存在,让江南地区的那些汉人了解到大清的武力,从而乖乖做顺民。

换言之,因为剃发易服和杀戮,清帝国在南方的统治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稳定过,别说两广和福建这些地方他们的官府离线制统治,哪怕在江苏、安徽这些地方,也经常蹦出来一些反清的事例。

有清一代,江南地区的反清行动贯彻始终,一直在失败,也一直在进行。

历代清帝非常清楚,所以才特设了江宁织造这个职位作为他们在江南的耳目,一边搞丝绸给皇家赚钱、满足皇家的消费需求,一边以江宁为中心收集各地讯息,以便于清帝在京师也能尽可能全面的了解江南的情况。

他们很清楚,一旦有谁在江南打着前明的旗号作乱,只要稍微有点声势,必然会引起大量心怀异志之人的追随,从而引发如同当年三藩之乱的那种情况。

京杭大运河的存在,也不仅仅是为了抽江南的血输送到北方弥补不足,同时也是为了削弱江南的经济实力,别让江南发展的太快以至于积累太多财富、生出不臣之心。

而且这条运河也能在关键时刻起到让北方大军快速南下的效果,对江南地区也是一个巨大的军事震慑,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京杭大运河一旦被截断,首先就是经济影响,随后便是政治影响,进而就会引发军事动乱,而根据弘历所知,因为地方混乱道路不通,使者北上送信花了近一个月。

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