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91 调整手感(1 / 5)

对方半场三十二码线之上,一档十码。

刚刚这一档进攻,之所以选择了把戏进攻,就是因为陆恪在防守阅读过程中,注意到了对方防守组站位的变化,并且通过战术室居高临下的观察得到了验证,这才利用跑球来吸引防守组的注意力,提前抢占先机,通过马库斯和洛根的交叉换位完成了推进。

换而言之,这依旧是临场博弈的结果。

现在也依旧如此。尽管进攻组齐心协力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推进突破,但陆恪的注意力立刻就再次集中起来,迅速投入了防守阅读之中。

休斯顿德州人防守组的站位没有大幅度的明显变化,只是两名外线卫稍稍压上了些许,不明显却实用,这使得他们的战术作用更加丰富多样——无论是跑球还是传球,亦或者是冲传四分卫,短传区域的对峙防守都能够给予更多支持。

与此同时,内线卫、角卫和安全卫的防守站位依旧保持了原状,对于传球进攻还是投入了更多力量,并没有因为一次把戏进攻的防守失位就大幅度地更改战术。陆恪揣测着,这应该是德州人赛前备战阶段的主要战术。

于是,陆恪临场更改了战术,从散弹枪阵型改变为手枪阵型,这似乎在释放一个信号:他们将从传球进攻变为地面进攻。

更进一步联想,本场比赛陆恪伤愈复出,传球状态还没有恢复到最佳,在旧金山49人的赛前备战阶段,是不是有可能更加依赖自己的地面进攻呢?从开场至今的数次传球进攻来看,似乎证实了如此猜想。

那么,防守组是否应该临场调整战术呢?

尽管联盟每一位防守球员都知道,千万千万不要被四分卫的临场改变战术所影响,否则就可能丢掉自己的注意力,进而陷入被动,面对陆恪或者佩顿-曼宁这样的战术大师就更是如此了;但人无完人,面对场上状态变化的时候,每一名球员都难免受到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