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3 自我证明(1 / 5)

清晨的烛台公园,沐浴在温暖的晨曦之下,风声送来徐徐的涛声,涌动的浅绿和薄荷蓝在金色的光芒之下融化,因为跑步而缓缓张开的毛孔,贪婪地呼吸着清爽而干净的氧气,身体肌肉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常规赛第一周之后,系统安排的日常训练任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比赛赛程做出了调整;相对应地,陆恪也做出了小小的调整,每天早晨的热身跑步任务,不再训练场之中完成,而选择在烛台公园之内展开,视野的变化和景色的铺陈,总是让人心旷神怡。

短短两周时间,陆恪就已经开始习惯了这种全新的方式。

忽然,陆恪开始放慢了跑步速度,变换脚步,踮起脚尖,灵活地移动着,小碎步在持续前进之中不断辗转腾挪,同时,双手虚握成拳,放在了脸颊两侧,犹如一名拳击运动员般,摆出了防守的姿态,配合着脚步,双眼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伺机出拳。

这不是来自系统安排的训练,而是四分卫教练基普-克莱斯特传授的小窍门。

四分卫的口袋脚步是至关重要的,在狭窄空间范围之内的移动和闪避,没有思考的空间,也没有观察的时间——更何况,四分卫的眼睛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对前方视野的注意,脚底下就更加不可能倾注精力了,所以,脚步往往都是通过身体的条件反射和肌肉的动作记忆来完成的。

简单来说就是本/能。

这与拳击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一个方方正正的口袋之中,进行闪躲、进行防御,然后展开攻击,打击对手。表面看来,双手才是取胜的关键;但脚步却是不容忽略的根基。

纯粹技术角度来说,口袋脚步和速度、爆发力、加速度、力量、敏捷等等都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关系;但在这些因素之外,日常反复的训练可以植入更多的肌肉记忆,在千钧一发之际,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过,具体效果如何,短时间之内是无缘得知了。就好像瑜伽一样,坚持锻炼了一年之后,效果这才渐渐显现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