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都市言情>穿在1977> 第347章 得阳光一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7章 得阳光一点(2 / 2)

完成交粮任务,三人便不着急回小队,顺着卢家湾的主干道往北走,既不去6队、也不去大队部,而是一路溜达去了小水塔那里。

叶树宝正在那里盯着施工进度,负责指挥的自然是邱师傅和马师傅。

他们看见三人过来,便笑着迎了上来。

邱师傅对着陈凡笑道,“听说你今天去交公粮啦?”

如果换成别的理由,他们可能还会有些不高兴,毕竟他们是为了给陈凡讲故事才留下来的,结果第二天就没人了,这不是故意涮他们么。

不过听说是为了交公粮,便一点脾气都没有。

他们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自然知道交公粮对生产队的重要性。反倒看陈凡一个大队的统筹工,还跟着小队一起去交公粮,说明他是个干实事的人,印象倒是更好了些。

叶树宝也问起交公粮的情况。

杨队长当即上前两步,哈哈笑道,“顺利得很,今天我们小队是第一个到,检验员也很好说话,上班以后就帮忙查验,然后过磅、入仓都很顺利,差不多11点就都搞完了。”

叶树宝是老江湖,一听这话,就知道里面肯定有猫腻。

不过这时有外人在,他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头笑道,“顺利就好、顺利就好。”

杨队长昂头看着已经建了有三层楼高的圆柱体,张大嘴问道,“这个得建多高啊?”

“快啦。”

邱师傅抽了口烟,看着水塔说道,“你们这里地势起伏不平,房子一般都建在山坡上,要是以后建楼房,对水压的要求就更高。哪怕这里地势也不低,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把水塔建高一点。”

他说着转头看了看陈凡,“陈老师设计的高度是15米,相当于5层楼的高度,下面是支撑段,上面是储水层,而且为了安全稳固,还放大了地基直径,其实按照这个地基,建成20米都没有问题,上面的50方水箱也还可以稍微再扩大一些。按照这个设计标准,你们只要不建3层以上的楼房,就普通的3层楼,都不用担心水压问题。”

杨队长也不懂邱师傅说的那些技术标准,只听明白了可以建3层楼,便哈哈笑道,“建3层楼干嘛,建个两层楼就已经很不错咯。”

完全可以预见,陈凡教会大家烧土砖窑之后,卢家湾肯定会在这个冬天迎来一个建房潮,说不定还真有学陈凡那个房子的设计,建两层小楼的。

但是3层楼嘛,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他们在这边聊小水塔,另一边安全和叶树宝趁机讨论养殖场的事。

虽然绝大部分的鸡鸭鹅都养在各家各户,但是大队也要操心饲料和防疫等情况,另外养殖场里的兔子也渐渐进入正轨,在陈凡几乎是事无巨细的指点下,所有情况都在预料和控制之内,两个兽医带着几个养殖工没日没夜地守在养殖场,就是最好的保障。

另外今年大队部的牲口棚里也多了11头骡马驴牛,等这些牲口长成年,对生产队的运力提升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现在安全和叶树宝聊的,是下一阶段的销路问题。

安全掸掸烟灰,皱着眉头说道,“生产队里面,参与养殖的户数达到了9成,剩下的一成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养殖鸡子的数量,全大队一共586户,参与了养殖的,每户都有30只鸡子、20只鸭、10只鹅,另外各个小队还有自己的赶鸭佬,每个小队都有300只左右的鸭子和鹅。

这加起来,就是差不多17000多只鸡子、13000多只鸭、6000只鹅,数量比兔子要多得多的多。单靠一个南湖公社,肯定吃不下这么多的货,我们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听之前小陈的建议,多联系一下县里那边的渠道,一定要把这些鸡鸭鹅都销出去才行。”

叶树宝连连点头,“我们养的鸡子,一般是6个月生长就开始放缓,8个月基本长成,从3月份把第一批鸡苗拉回来,已经有4个多月,这批鸡子吃的是掺了蚯蚓肉的草叶子饲料,隔几天还吃一顿米糠,跟以前6个月大的鸡子几乎差不多大,个个都有2斤以上,估计再等个把月,就可以出栏了。”

他说着幽幽叹了口气,“再不出栏的话,母鸡还能下蛋,公鸡就是白费饲料,划不来啊。还有鸭子和鹅,这个时候其实已经长成可以出栏了,争取早点卖一批出去,一方面给新的禽苗腾地方,另一方面,也要回一笔款,马上就要交‘五统费’,大队账上只有一点零钱,还有欠其他生产队的钱也要还,……”

这些养殖的鸡鸭鹅不能算社员们的私产,因为种苗是大队提供的,他们只是负责饲养,等这些鸡鸭鹅长大、卖出去以后,所卖掉的钱先扣掉种苗、饲料成本,剩下的再按照6:2:2的比例分配。

社员家庭得6成,小队和大队部各得两成。

小队看上去什么都没投入,但是他们投的是管理成本,要有小队兽医要负责本小队的所有禽畜防疫,再加上小队收上去的钱,最终也是用在本队的基础建设和其他开支上面,对此大家都没有意见。

叶树宝两手叉腰,吐出一口长气,愁眉苦脸地说道,“关键是县里我们都不认识人,这个门路要怎么去找呢?!”

两人相对而视,是愁上加愁。

虽说安全也算一个基层干部,在县里面也认识几个原来的老知青同志,那些人在县里几个单位上班,可以找他们想想办法。

但是除非能打通一个长期销售渠道,比如在县城的几座菜市场设立固定摊位,否则就靠几个熟人,能卖出几只鸡鸭鹅?

几个月前建养殖场的时候,陈凡倒是给出了销售思路,可当时听着觉得很容易,等到现在要去做了,才发现困难重重。

安全转动脑袋,正好看见陈凡聚精会神地听马师傅讲故事,还态度端正地拿着笔记录,不时发出几声惊叹,

“哇,这么厉害?”

“原来大工和小工区别这么大的啊!”

“所以说学识很重要,经验也很重要,你这次不就给省里的专家上了一课么!”

“马师傅,您老就别谦虚啦,老师傅能一般吗?!”

安全听得嘴角直抽抽。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陈老师!

他转过身对着叶树宝使了个眼色,叶树宝若有所思地说道,“你是说让小陈想办法?”

安全微微一笑,凑到他跟前小声说道,“这是一方面,另一个,伱不觉得马师傅和邱师傅,可以帮一帮忙吗?!”

叶树宝愣了愣,“什么意思?”

安全笑道,“县建筑公司可是大单位,正式工就有七八百人,另外还有两三百的临时工,再加上他们的职工家属,三千人只怕打不住……”

听到这里,叶树宝瞬间明白过来,脸上不禁浮现出瘆人的笑容。

这大热天的,安全不禁打了个哆嗦,狠狠瞪了他一眼,“好好一桩生意,你别整得跟谋划阴谋诡计似的行不行,你得阳光一点。”

叶树宝当即干咳一声,调整表情、摆正态度,然后背起双手,和安全对了一个眼神,两人一起往陈凡那边走去。

陈凡听得正过瘾,看见他们两个走过来,不禁问道,“叶队长,有事啊?”

此时叶树宝的表情,那是相当的沉重。

安全也唉声叹气,努力回想昨天晚上老婆是怎么把自己踹下床的,沉声说道,“还不是为了养殖场的事。”

陈凡愣了愣,脑子里闪过那句至理名言:“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不管有多少家当,只要来一个疫情,“百万大鸡”也能给干没了!

当即焦急地问道,“养殖场怎么啦?”

可千万别出问题啊。

然后就听见安全说道,“眼下最早的一批鸡鸭鹅都养了4个多月,鸭子和鹅的出栏时间短,早就可以出栏了,鸡子估计也就是这两个月的事,可是怎么卖出去,我们还一点门路都没有,你得帮忙想想办法啊!”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