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一章 曲辕犁(1 / 2)

而宁宁和三个姐姐这个年过的也非常充实,每天都沉浸在文字的海洋里,不是背就是读,不是读就是写。搞得接下来的时间里,游家人有事儿的时候都不好意思问宁宁了。不过宋老夫子十分开明,每天规定了一定的任务,宁宁完成之后就可以自由玩耍。毕竟这么大一份家业,大部分都靠着宁宁支撑下来,如果这个时候只让宁宁埋头读书,那么对于家里这些生意的掌控就会日益下降。宋老先生想收个关门弟子,又不是只想让宁宁会读书识字。

这个冬天确实很冷,只不过整个清水村的人赚钱赚的热火朝天,每家都攒了不少的银钱,家里有钱烧炕买粮食买肉。整个冬天竟没有一个老人孩童冻死的事儿发生。怪不得里正这些天每天脸都红扑扑的,虽说现在清水村发展的这么好,大部分都要靠着游家人的生意,但也有他这个做里正的一份小小功劳。等开春周围这十里八村的村长里正聚在一起商议春耕大事儿的时候,这就是可以拿出来说的谈资。说不定他这个里正还能再往上升一升。

这样的事儿放在以前哪里能想到呢?在他的预想里,最好的情况也只不过是再过二十年他才能往上升。里正里正,说的好听,其实连吏都不算。不得不说,他也是个有着小小野心的人。

等过了最冷那几天,接下来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暖和。宁宁身上裹着的好几层皮毛衣服也一件件的脱了。到了这个时候,宁宁拜托二表哥巫鲁研究的曲辕犁终于有了进展。其实做这个曲辕犁对于二表哥巫鲁来说没什么难度,毕竟宁宁已经给了他大概的图纸,最难的部分主要在要用到的那些铁。大黎朝对于盐铁的管制相当严苛,像他们这种普通的百姓根本就没有获得大量盐铁的资格。所以研究一直停滞到那儿,一直到宋夫人偷偷送来一批,这个问题才有所解决。

等曲辕犁真正做好的那一天,整个游家人都围在院子里,小心翼翼的看着这造型古怪的犁。尤其是对土地感情最深的游老汉,他几乎一辈子都在土里刨食儿,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种地的艰辛。一般的百姓虽然都知道春天要深耕的道理,但是他们没有牛,没有犁,只能靠自己一锄头一锄头的挖。就这么一天干下来,腰也累了,锄头也磨损了,力气花了,但成效却不大。游老汉其实有着非常严重的腰病,这些都是在土里刨食儿的庄稼人常有的疾病,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根本就不能算得上病,只能说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小小问题。

当周围的人都有这样的小问题时,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只不过就算再能吃苦耐劳,他们也是人,活生生的人。每次种地的时候,哪家的青壮劳力们不是累的气喘吁吁,回到家里的时候甚至连根手指都不想动弹?

种地是真难呀!没有谁比游老汉他们更想能犁地犁的更快速高效的东西出现。所以在听说孙女鼓捣出来这么一个可以大大提高春耕速度的古怪机关之后,游老汉他们顿时停掉手里所有的活,赶紧来围观。

盯着那个机关看了许久,游老汉在宁宁的鼓励下伸出一根手指小心翼翼的触碰了一下装有精铁的部分,然后猛然收了回来。宁宁觉得奇怪,等再次抬头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爷爷眼中含满了泪花。

“爷爷?”

宁宁有些不太理解爷爷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只有与他相伴几十年的游奶奶这会儿知道自家老头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她擦了擦眼角的泪花,然后安慰性的拍了拍自家老头子的脊背。

“不用管他。这老头子呀,就是太激动了。”

“宁宁你年纪小,大概不知道春耕的时候有多累人。你爷爷年轻的时候全凭着两膀子力气把家里那十几亩地给耕了。那时候把他给累的,回到家的时候连半个字儿都说不出来,到门口就躺下了,还是我把他拖到床上。”

虽然嘴里说着抱怨的话,但游奶奶的神情和语气里充满了温柔。她似乎想起来年轻时候那些努力拼搏奋斗的时光,虽然累的不得了,但是夫妻两个互相扶持,互相依偎的日子确实温馨的很。即便过去了几十年,在游奶奶的记忆里依旧熠熠生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