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二章 尘埃落定(1 / 2)

等到边关和京城的动乱全都消停下来,已经是两个月之后了。

边关的土地似乎被匈奴人的鲜血染红,本来荒凉萧瑟的土地渐渐有了人迹。

不论是种田还是经商,这片曾经被大魏人畏惧的土地,总算开始活了起来。

土豆已经被苏衡玉推广了起来,还有适合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等植物种子也被她传到了农人们手中。

匈奴人饲养的那些牛羊被大批商人收购了起来,苏衡玉这边有将牛奶和羊奶做成各种奶制品的方法。

她很快招揽了剩下的那些匈奴部落的女子和孩童,组建了一个临时的加工工厂,让他们在那里工作。

往后无论大魏要怎么对待这片土地,至少这个工厂的存在,能够给这些女人和孩子一口饭吃。

至于被掳掠过来的大魏百姓则已经被将士们带了回去,他们大多不愿意再回到自己的家中,只有少数几户人家,愿意接纳受到了伤害的亲人。

其余的不是被家中人嫌弃,就是家里早就死光了。

他们无处可去,索性就留在了南宜城,加入了几家工坊,开始自食其力,并慢慢在边关站稳了脚跟。

边关的百姓对这些同胞的包容度很高,他们既没有去询问这些可怜的人的经历,也没有排斥他们曾经在匈奴部落待了那么多年。

连带着不少拥有匈奴和汉人两种血脉的孩子,也渐渐被接纳了。

这些百姓知道匈奴已经被灭了,他们的仇恨也该随之消散。死去的人已经无法回来,活着的人更该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

又是半个月后,朝廷那边终于有了对关外这大片土地的管理办法。

大部分的匈奴人依旧被要求生活在那里,他们可以继续放牧,也可以进入奶制品加工厂。

但年轻的汉子不许再饲养战马,要开始学着耕种,尤其是种植牧草。

草原面积太广,朝廷那边将这里分成了几个州府,各自安排了适合的官员前来管理。

同时又号召大魏百姓前往关外定居,朝廷会给他们安排田地,并许诺前三年不收取一分税赋。

原本这些号召百姓们是不怎么理会的,毕竟关外的土地贫瘠,就算朝廷免费分田,他们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恐怕也种不出什么粮食。

但如今不一样了,苏衡玉这边提供出了许多适合种在草原的粮种。甚至就算不种地,放牧也是一种收益。

他们养好了牛羊,就会有商人前来收购。无论是肉食,还是羊毛这些都是十分紧俏的货品。

哪怕大魏吃不下这么多货物,还能买到周边的国家去,不怕卖不出去。

更遑论还有奶制品加工厂,苏知县都说了,匈奴人之所以力气大个子高,就是因为吃多了肉和奶。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不少大夫都佐证了苏衡玉的话,一时间整个京城的肉价疯涨。

好在她这边的商队及时送去了一大批牛羊肉,这才抑制涨价的风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