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1章 无名英雄(1 / 4)

过了学校区就是大片的农田,田里小麦,油菜长势喜人,又是一个丰收年。

"我从外面回来。今年外面雨水少。我看他们那边的庄稼都没我们这儿长得好。"

石叔自豪的说。"这都多亏了仁义社,他们说了。饭碗子要端在自己手里才踏实。所以去年冬天搞了个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那时没有在工厂上班的全部去。修路的修路,修堰的修堰,修渠的修渠,修水库的修水库,建水车的建水车,

当时好累哦,还有些人掉二话。说仁义社不懂种庄稼,在那里劳命伤财。嘿,今年正好雨水少,去年修的水利设施,一下就派上了大用场,发挥了好大的作用,现在又说仁义社英明。总之好话坏话都被他们说完了。"

关强感到好笑。"当初他们不愿意修。那仁义庄是怎么做的?"

“怎么做?做工作呗。每个村的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

讲事实,摆道理。还说了谁不去出工农闲时将不安排他们打工。家里的子女出去打工的将被清退回来。"

“那你说村干部有点逼迫的意思。”

石叔冒火道:“大多数人还是拥护的,但总有些搅屎棍,一个死耗子打了一个汤,就是逼点好,不逼他们他们就晓得偷懒。

结果今年嘉定府的其它乡镇,要到多远的地方去挑水来浇庄稼。你现在出去,哪个地方的人不羡慕我们苏稽峨眉的人,现在只要说是我们苏稽峨眉的小伙子,人家都愿意把姑娘嫁过来,我们这边的姑娘都不想嫁出去。"

石叔侃侃而谈:"以前在家的女娃子。都是吃闲饭的。现在好了,一个二个挣了钱回来。有的比妈老汉儿还挣得多。每个月怎么也要挣一两块钱回来?

还有你看那些桑树。现在家家户户养蚕,每家每户养蚕的收入也不少。

仁义社找来的那个养蚕的廖专家,现在是我们这里的名人。没有哪个不认识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