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横刀十六国> 第七百一十四章 佛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四章 佛门(1 / 3)

洪兴五年,大梁全面休养生息。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偃甲息兵。

即便拓跋什翼健派人来挑衅,梁军也只是防守。

三省六部制,带来了国政的稳定,国家稳定,人心也就安定下来。

带来的另外一大好处,就是东西贸易激增。

瓷器、茶叶、书籍、丝绸、漆器成了商路上的畅销品。

尤其是茶叶和书籍,几乎成了硬通货。

草原、高原、西域几乎离不开茶叶,有茶叶,自然少不了泡茶的瓷器。

西域沙门大兴,佛经浩瀚如海,书籍的出现,推动了沙门的进化。

如今的沙门以及不能叫沙门,与中土儒家互相融合后,迅速更新迭代,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教旨,成了新东西,迸发出新活力,带着华夏文明向西翻过葱岭,回传至天竺,向南挺进高原,一步一步渗透。

就连草原也没能逃出其影响。

鲜卑、匈奴、羌胡等部族,不断皈依沙门。

野生的东西往往都有极强的生长力,佛门在西域流传了几百年,的确有非常多的独到之处。

这一点上,无论李跃怎么扶植道门,影响力都不如佛门广泛。

“今后凡佛门涉及之处,便是我华夏文明涵盖之地!”李跃指着沙盘上偌大的疆域道。

不仅涵盖葱岭以西,天山南北,还有天竺、南洋等地。

想要长久统治一个区域,首先整合这个区域的人心。

佛门无疑是一把利器。

其实西方也是靠教会完成扩张的,鞑清靠佛门统治草原、高原,西域这么多族群,利用佛门整合他们性价比最高。

不然单靠军事占领无法长久,几十年后便会烟消云散。

释道安在白马寺整合佛教,实际上完成了佛门的本土化。

鸠摩罗什在姑臧大兴寺翻译佛经,也是将佛经华夏化。

“陛下之雄才大略前无古人,只怕佛门将来尾大不掉。”王猛担心道。

“你高看他们了,佛门譬如藤蔓,大梁犹如大树,华夏为土壤,没有大树和土壤,藤蔓何所依?再说,朕也没在中土大兴佛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