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23 价格战的准备(1 / 5)

香港的很多华人富豪,能够崛起的都是有眼光的,也都看好香港的未来,只不过他们不确定该什么时候下手抄底,而那些二代们,很多则是不看好,比如会德丰背后的张氏家族,他们会在最近两年离开香港,将资产全部转移走。

这其实就是一个靠着眼光与胆识,来进行一个重新的财富分配,每次经济危机都是如此,华资能够从60年代的默默无闻到80年代的力压英资,就是华人基本上都利用好了经济危机,而英资能保住家产就不错了。

在燕京的各种事情基本上已经完成,随后陈志文又去了一趟已经完成约一半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体验了一下这内地第一条超过百公里的高速。

“什么时候能彻底完工?”在自己是奔驰轿车上,陈志文问着身边的一位和黄基建项目的负责人沈英华。

沈英华回答道:“陈生,按照目前的规划,应该会在明年年底全部完成,85年初便可以全部通车了。”

“那也就是,一共建了4年时间?”陈志文想了想说道,这条高速,是他回到国内之后第一次投资中的大项目,总投资高达十亿美元,不过他实际投入的也只有8000万美元,其他的全部靠贷款。

这也算是金融杠杆对于实体经济最实际的帮助,要不然,真要自己花几亿,他肯定不会投资。

不过杠杆归杠杆,风险自然更大,后续的还贷,就是依赖高速公路的收费了。

于是,陈志文又问道:“已经完工的路段,现在车流量怎么样?”

“目前完工的,是燕京通往TJ市的路段,车流量方面很客观,小车的话收费元每公里,现在日均通车差不多有8000辆,小车的一天收费约在20-30万元之间,货车的话数量少一点,但收费金额要高,根据货车类型来算平均一天的话,差不多有40万收费。”沈英华接着说道:“但如果天津与塘沽港口的高速接通,那么货车方面的数量必然大规模增加,我估计,一天收费应该能破百万,这还需要看未来燕京的工业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