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7章 进退两难(1 / 1)

在世界文明点亮卡车飞机运兵等技能点前,论及机动性,无人能够出草原民族其右。草原民族打得过便打,打不过就跑,如何全歼这些来去如风的敌军,素来是一道难题。远在应天的朱肃知道,新军制的推行,离不开一次有说服力的胜仗。而若采用新军制的大宁军彻底全歼了鞑靼,必然可以使得新军制的推行省去许多阻碍。故而,他在锦盒中留下了他认为最适合全歼鞑靼部的方法:策反鞑靼内部,使其内乱。当一支军队陷入内乱,互相厮杀,他自然也就失去了转进的能力,纵使是马背上的民族,也只能任人鱼肉。古往今来策反的计策,一般是策反领兵的大将。而朱肃的计策,则是反其道而行之,首先要策反的,是底层的士卒,也就是那些被明军所抓获来的俘虏们。但策反攻心的方法,却让常茂和朱雄英等看过锦盒密信的人,都颇为不解:朱肃并没有要他们向这些俘虏来的大头兵们许诺什么高官厚禄,而是仍像以往惯例一样,让他们进行“劳动改造”辛苦劳作,来榨干他们的使用价值,并没有让他们做出什么特别的举动。至多,是让懂得蒙语的政教处士兵们,每日里对他们宣讲一番大明在草原上宣讲的那番“洗脑”理论,无非是长生天选择了大明朝来统治草原,只有在大明治下草原的百姓才能安乐,前元余孽们只是想利用他们这些可怜的苦哈哈的性命,去从大明手中夺回他们的不义之财和荣华富贵……诸如此类。这种理论,对已经归附大明部落里的牧人甚是有效,但对于他们这些人,效果实在寥寥。蒙古人也不傻,他们的部落多还在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控制之下。作为被征调的战士,他们的一切都和自己的部落头人绑定,家小也不在此处。能够抛弃家人降服大明的,终究还是少数,他们不能,也不会因为这些虚头巴脑的口号就加入大明,和鞑靼部作对。除非,大明能分他们财产,或者找到他们藏在草原某处、不断游牧的部族。可若是这样,朝廷招降这些士卒,得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也是常茂等人的不解之处。只是动两下嘴皮子,然后就把人放了,当真就能让鞑靼部兴起动乱?不过,五殿下行事,向来是这么无迹可寻。出于对朱肃的信任,朱雄英等仍是期待满满的将这万余俘虏释放,甚至还给每人安排了两个馒头,供他们路上充饥。一万余俘虏讶异莫名,他们原以为,他们得在这里干苦力干到死,除非大汗当真击破了大明,他们才有重见天日的一天。却没想到,这些明朝的老爷们,竟然愿意将自己这些人直接释放,甚至还给了两个馒头……万余俘虏规规矩矩地拿着馒头,遵守秩序,感恩戴德的依次从大营营门通道中钻了出去,朝着明军告诉他们的,东面二十里外的鞑靼大营而去。虽然他们早被剥去了甲胄武器,马匹衣衫,每人都只套着一块薄薄的破布,还为明军无偿劳作了大半月,劳累不堪,还只能靠着一双肉脚走二十里路……但怀里揣着两个大馒头,这些人的心里仍旧是热乎的。明军……好人啊!不少人心里忍不住这般想。期间,鬼力赤、察罕两人,也分别混入不同的两拨被释放的俘虏,咬着馒头往东飞奔而去。……与大明这边闪烁着人道主义的温暖光辉不同,鞑靼“汗帐”中,气氛如乌云罩顶,处处都遍布着寒气。从来都是他们草原骑兵靠着机动性,玩弄其他敌人于鼓掌之间,从来还没有发生过明军神出鬼没,次次都能完美避实击虚的情况,鞑靼与泰宁部的高层都觉明军棘手。本雅失里已得到了富贵,明军的诡异,又让他颇为胆怯,心中其实早已萌生了退意。见所有人皆在沉默,他踌躇稍许,提议道:“不如,我等见好就收,先遁入草原……如何?”“不行!”阿扎失里当先站了起来。他背叛大明,亏得裤衩子都快没了,沉没成本实在太大,哪里肯轻易善罢甘休?“遁入草原,什么时候会再有机会?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我大元荣光?”“我们先前,取得的是大胜,明人则不过占了些小便宜,此时,正是一鼓作气,攻下明军之时!”“辽王稍安勿躁。”鞑靼的智囊阿鲁台道。其实,他也是心向退兵的。一鼓作气?明军小胜的这几场,早就将他们的底气给打击的差不多了。除非有办法能重振一波士气,否则继续和明军对垒,绝对没法占到什么便宜。他不愿意得罪阿扎失里,于是便拐弯抹角道:“明军营寨坚固。辽王既如此说,想必是有什么良策了?”“呃。”阿扎失里一愣,他哪有什么良策,不过是不甘心就这么离开了而已。憋了老半天吐出一句:“要么,打造攻城器械,如何?”攻城器械,即是回回炮、攻城车等兵器。虽然不失为一种办法,但如今天将入冬,若打造器械攻打明军大营,到时候大雪封路,道路不便,到时候让士卒推拉着重达千钧的攻城车、回回炮去攻打明军大营?退一步说,就算待他们造好了攻城车,也千辛万苦运到了明军大营前,可结果。刚准备攻打明军大营,攻城车却由于天气太寒冷,有些紧要的部件给冻住了,那怎么办?到时候岂不是让明军笑掉大牙?所以说。白费功夫罢了。“要么,我再绕去后方,袭击粮道……”阿扎失里也觉得打造攻城器械不妥,遂又提出了另一种方案。但这种方法显然比攻城器更为愚蠢,先前他们也不是未曾绕后,已证明了此法对明军无用。故技重施,想来也只会自取其辱而已。帐中再度陷入沉默,阿鲁台沉吟许久,正想起身,建议退兵来年再战,忽听账外有士卒禀道:“大汗,太师,有急报!”(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