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三百八十五章 司州大战的序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五章 司州大战的序幕(2 / 3)

面对吕布不断的恳求,王允终究是长叹口气,勉为其难的给吕布讲解了起来。

“奉先啊奉先,你可知道如今对相国来说最重要且又最难办的事是什么吗?”

吕布思索片刻,方才试探性的开口问道。

“依布看来,今对相国而言,最为难办的,还是科举新政之事。”

王允言道:“正是如此,科举之政事关重大,虽得中小豪右拥护,但各州顶级阀门之家终归还是反对者甚多,如今科举只在刘德然的治下有所推进,这对于相国来说,乃是最为丢脸之事,也是最为心忧之事。”

吕布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王允言道:“然,对于相国而言,眼下想要将科举推行下去,就需要一个突破之地,而在相国治下,司州的顶级阀阅之门反抗的最为厉害,但司州偏偏又是在相国治下,还是长安向东的屏障,若是能够在司州落实科举,对相国而言,无异于解决了一桩心头大患!”

“司州的科举一旦推行下去,则天下震动,海内翘首望而归附,这对相国来是,乃是天大的好事,更是一桩足矣名流千古的功勋。”

吕布伸手挠了挠自己的下巴。

“太仆所言之事虽好,只是在我听来,似与布没什么关系……推行科举之事,如今由相国一手把持,五官中郎将刘景升则是代相国编纂科目,布一介武夫,不会别的,只会打仗,似此,又如何能帮助相国成事?”

吕布的话中之意很明显,你这立功的方法,我不够专业,我干不来。

王允哈哈大笑,道:“都尉错了,自古以来,所谓的新政,则必然会伴随着诸多叛乱,改革一朝之政,则势必伴随着战争,科举推行表面上看乃是文事,实则非得以武略相济,方有所成。”

“董相国乃是善于用兵之人,遇到事情,每每都是善以兵事解决,新政之事也不例外,别的不说,如今司州之地的新政,推行受阻,当地望族彼此勾连,蛊惑黎民,坚决反对新政,正常的推行是没有用的,非得以兵事辅之,方可成事!”

吕布用手敲打着桌案,慢悠悠地念叨:“以兵事辅之……”

王允点头道:“不错,科举新政乃破而后立之政,若是能在司州推行,则天下可齐效仿,但若是要在司州推行,非得是推行为主,兵事为辅,没有兵事辅之,则事难成。”

“当此时节,凉州系诸将只怕是皆不曾看到此一点,相国纵然是看到了,却也未必能够下定决心,都尉当在此时毛遂自荐,亲往相国处为之分忧,此事若成,则从今往后,凉州系诸人之中,没有人会小瞧都尉,而都尉心中的结也可自解,至于我并州男儿的威名,也自然由伱彰显了出来,可谓一举数得,这一点想来都尉应该明白。”

吕布闻言终于恍然,他急忙向着王允抱拳,道:“有劳太仆指点,令吕布茅塞顿开也!我择日便亲自往相国处,亲自请令率兵往司州辅助推行新政!”

王允笑呵呵的点着头。

其实,王允是一个心思比较深沉,思虑比较周全的人。

他在历史上能够主持干掉董卓,便足见他绝非无智。

不过他这次劝吕布的话,实则还是有些道理的。

其实以董卓的角度来说,科举的推行,光是用政策这么硬往下推,肯定是不可能的。

首先董卓除了军事之外,在关中包括司州,并没有什么统治力,这一点和刘俭不一样。

辅佐董卓的李儒,刘艾等人,甚至包括蔡邕,都并不算是顶尖的政治家,他们在学问,腹黑计策等方面或许都各有所长,但政治手腕皆相对一般,与朝中那些真正的公卿阀阅们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