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玄幻小说>当不成赘婿只好去做儒圣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一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 / 2)

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力量却何等的巨大!

“此文字字珠玑,说是一位大儒写的我都肯信。”

周鸿雁心情激荡,他有好久好久没有看到如此精妙的文章了,也好久不曾有过如此深的体会。

他竟然发现,在一位七品立命境身上学到了东西。

“此子如此优秀,当初为顾虑颜面,虽知他才华横溢,但却始终不愿出面收他为徒,实在可惜……”

周鸿雁有些后悔,江寒将来的成就最低也是大儒,甚至可能成为二品半圣境。

如此优秀的人才,竟然跑到了太学府那边去了。

周鸿雁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打压。

但很快,他就掐灭了这个念头。

这种人才是打压不了的。

如果是普通天才,抵不过一座顶级学府的打压,但如果是顶级天才,那就肯定不可能打压得了,因为顶级天才背后也会有势力。

哪怕以前没有,但在他为世间瞩目时,势力就出现了。

而且大儒的良心也在告诉着周鸿雁,不能打压这般的天才。

“这把老脸不要了,也要将他收为弟子!”

周鸿雁心中暗道。

他想起来,虽然江寒在太学府,但事实上并没有授业恩师。

儒生有三师,为传道先师,授业恩师,解惑老师。

传道先师指圣人孔子,而授业恩师指正式收入门下的老师,解惑老师就是私塾、学府的老师。

而正式收徒时,需要正衣冠,盥洗礼,叩首礼,赠送六礼束脩,吉时献茶,先生训示等等礼节,才算完成了拜师。

因此,禇云栖,顾清秋这些人最多只能算是江寒的解惑老师。

他的授业恩师还没有。

“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去午门,收下这位弟子!”

周鸿雁刚想离开,又想了想,江寒曾被逐出国子监,难免心中有些芥蒂,再带上尹含光过去。

少年慕艾。

而江寒是公主驸马,注定不能拥有三妻四妾,自己倒可对症下药。

尹含光这姑娘虽然学识一般,但相貌绝美,可以色诱之入门。

将尹含光许配给江寒,陛下也会同意。

周祭酒并不觉得这种手段肮脏,毕竟圣人亦云:食色性也。

周鸿雁沉声道:“含光,叫上你的师妹,跟为师一起去午门!”

……

午门之外。

看着那一篇散发着金光的文章,户部尚书敬百城不禁面露骇然之色。

又是一篇引动异象的文章!

这么说,他立言成功了?

不远处,贺秀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脸色越发的阴沉。他思考着江寒所写的文章,却绝望的发现,这篇文章当真是字字珠玑,蕴含圣道。

这般恐怖的敌人,今后还该如何对付?

闻明也是心中咆哮: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为什么他能立言成功!就算是大儒也未必能成功立言啊!

“哈哈,好,好,不愧是我江锋之弟,不枉大哥我对你悉心教导!”

江锋大笑着上前,看着半空中浮悬的文字,赞不绝口:“当真是字字珠玑,字字珠玑啊!不仅字字珠玑,而且还……还……还字字珠玑啊。”

虽然他看不懂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但看得懂旁边其他人的脸色啊。

看着户部尚书,工部尚书他们的脸色,就知道这篇文章写得极其不凡。

江寒收回破杀笔,最后一笔写完,那悬浮于半空中的文字竟然开始消失。

不,那不是消失!

而是化作了一道道金光注入到江寒体内。

同时,江寒只觉得颅内的第四枚文宫——事天文宫竟开始发光,虽然光芒并不盛炽,但却无比的明亮。

仔细看的话,能发现事天文宫中赫然出现了刚才所写的文章。

这是事天文宫即将点亮的趋势。

“事天意为顺天应人,这篇文章有顺天应人之意,因此事天文宫即将被点亮。”江寒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原以为六品事天境会非常难踏入,却没想到这么快就快点亮了。

这样看来,再写几篇有关顺天应人的文章,事天文宫就能彻底点亮,从而踏入六品事天境。

与此同时,江寒的声音陡然在这皇宫之中响起,便似天外之音,飘渺难寻,一句一句的诵读着那篇文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圣道之音!这篇文章已触及了圣道!”户部尚书看着江寒心中属实充满了惊讶,没曾想这江寒年纪轻轻,竟然作出一篇引动圣道之音的文章。

这篇文章只怕最低也是镇国之作。

退出内视状态,江寒也看到周围的异象,不过他却并不惊讶。

这篇文章他不仅引用了孟子之言,还加入了后世著作《民本论》中“民不举,何来社稷”、“以民为本,民定邦安”等等观点,以及他的一些见解。

如果不能引动异象那才奇怪。

只是虽然著作出这一篇文章,江寒心中却没有太多喜悦,因为他想做的事还没做到。

当即,他朝着皇宫方向拱手道:“江寒今日于此为国立言!百姓之重,重于社稷,重于君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望陛下为薛慕白定罪,为泾州百姓讨个公道!”

声音加持才气,远远传将出去。

户部尚书、工部尚书都是脸色一变,但却没有阻止。

皇宫,御书房中。

夏启帝负手而立,目光却望着外面,望着午门,望着那个为民请命的儒生。

他的心情激荡不已,久久不能平复。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等言论确实让这位皇帝陛下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沉默数息,夏启帝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朕允了!”

……

ps:4000字,因为没分章,所以实际上是两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