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女衙差寻宝探案录> 夺嫡谋策显秋官才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夺嫡谋策显秋官才智(3 / 3)

同时赈灾的钱、农种的钱紧跟着也得划出去,否则百姓就会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这笔款子粗略一算还是百万银子起步,而且盛帝因是一个仁慈的帝王,下旨两年内不在受灾区征收一厘的税银。

节流节不住就已经令户部头疼了,这下连开源都开不起。

户部官员白天黑夜连着算了七天七夜的账,才算清楚库里目前的现银三百万两,加上各皇亲国戚及各部官员借支未还的银子,合计应有五百万四十六万八千零二两。

账一清,户部也进退间就一下就拎清了公务的重点:一、当务之急追讨欠银;二、现银该怎么花,花给谁,花多少?

这场仗缙朝若不打,结果很明显敞开大门把豺狼放进自己家里任由其抢劫,若短了银子,结果依然好不了几分。所以,再闹下去这仗肯定要打的,而且一分钱都不能短。

那么,显然这笔军费是一笔无需立即划拨,但必须留有足够应急余钱的钱,至少得预备八十万两银子。

接着皇帝想给自己修个豪华的炼丹房,为什么这钱皇帝不从自己的体己钱里抽,非得盯着户部?这句话是户部的人敢问,还是工部的人敢?是做儿子的敢问,还是做臣子的敢问?所以,这笔修造费板上钉钉一分也不得少。

那么,这笔孝敬皇帝的钱,是一笔立即就要划拨出去,但可以根据修建进展,一笔一笔给出去的钱。先期要预付一百万两银子。

最后,剩下的修堤和赈灾款,是马上就要拨出去的。然而,从帝京户部拨出去的百万钱银,一层刮一层,周扒皮又周扒皮,最后到老百姓手里剩的不足十万两。

赈灾赈个屁的灾。

吃不上饭最严重的几处地方,相继爆发了几次农民起义,虽然很快就被兵部镇压,但还是惹了圣怒,而且还又额外多支付了五十多万两的军费。

真,让本不富裕的户部更加雪上加霜。

然而追缴欠款,比那三道花钱的考题还难。

人人借钱都是因为有难处才借的,有人难处现在都还没解决完,哪里有钱还账;有人难题是解决了,但一时半会只还得起一部分钱。

这个人人里,以皇亲国戚者居多。

贺经听着府里长随报来的各路登门拜访的七大姑八大爷,摔着账本没好气地吩咐道:“都给本王打发走——本王谁都不见——你就跟他们说本王说的——谁主动把银子照实全还清了——本王亲自登门负荆请罪——叫他们快滚。”

赶走了一群亲戚后,贺经烦躁地躺在躺椅中,闭着眼想:“风风雨雨二十年我这条船都能乘风破浪,桅杆高立。莫非这次要翻在这条阴沟里?!若要不翻船,显然要用尽手段把国库在一年内充盈到近千万余两白银方可应付自如。”

国家的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样也是用之于民取之于民。然而,徭役赋税不能一次性加码太多,否则容易引发民变。而且做儿子的还不明白自己的老子么,盛帝一心要做古今完人,就是想名垂青史,又怎可容许在自己暮年多上一道如此的败笔。

税银仍是国库来源的大头,但又不能太大,否则乐极生悲。

时光匆匆一闪而过。及至盛平三十五年再次立春,户部想尽了各种办法不过才填到七百七十五万八千两白银进库入账。

可是,贺经的困局依然未消,反而更加困顿。

因为鸦索沃愈发放肆的挑衅终于惹怒了盛帝,酿出了大变。缙军在盛平三十四年秋九月十七正式与鸦索沃交战,却因正逢秋冬,户部必须拨款为将士添制寒衣,谁知这一仗一打就打了半年多,预算一下猛多出一百七十万两白银出来。

终于有一天,户部尚书在朝堂上站出来勇敢地说出了户部的难处,谁知盛帝听了先是大怒,旋即又当着众儿子、众臣工的面,哭诉起来:“千错万错,罪在朕躬一人”。

贺经作为臣子,也同时做为儿子,敢点头对须弥椅上的人说“没错,这就是你的错”么,他不敢,也不能。

因为户部的钱是花在了很多事项上,支付给了很多的人,而不全都是皇帝一人所花,虽然其他人要借钱、要花钱是必须得到了皇帝应允后才敢来户部支取的。

当然,更没有谁敢站出来命令和痛斥盛帝——既然你是有小金库体己钱的人,就不该再把手伸到户部来要钱。

试问谁敢不要命了如此质问一位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宝莫非王私。说白了,天下所有值钱的,只要皇帝一声令,这些名义上都是属于皇帝一人的。

困厄的局势,急得素来沉着淡定、意气风发的大皇子贺经这一年下来实在是够焦头烂额,够寝食难安。

此时谁愿意主动拉一把他,他肯定就把这人当救命恩人对待。

没多久。盛平三十五年清明过后才几天的光辰,靖监院八百里急报就给贺经带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贺绻带着靖监院的人在由天县某岛上找到了前朝李遂的藏宝。金,两百多万两;银,四百多万两。悉载于船,不日归京。

不出意外,这笔巨款,一定会解他的燃眉之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