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长安月下17(2 / 2)

我是不是听错了,为何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奇怪答案!

倒霉蛋是谁?男的女的?多大年纪?跟你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要捞他?你们是何时认识的?

许许多多的疑问从心里冒出来,争先恐后往外挤,结果就是吕布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憋得难受,只能直勾勾地盯着吕昭,目光如炬。

“我说,顺手捞个人。”吕昭表现得很坦然,毕竟在她心里,捞贾诩可不仅仅是为了她自己,还为了吕布。

以吕布的智商,以后不给他配上三四五六七八个聪明绝顶的谋士从旁辅助,她都不能放心他出门打仗。

“然后呢!”吕布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下文,十分不满。

“然后女儿去帮您探路。”吕昭眼珠一转,语速飞快地说,丝毫不给吕布反驳的机会,“您不反对就是同意了!”

吕昭正欲扬鞭策马,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了闹哄哄的声音。

“……我父亲……究竟所犯何事……”

“……谋逆……此乃司徒之令……”

“……”

吕昭与吕布对视一眼,吕布会意,骑着赤兔马威风凛凛地出场,高声道:“何人在此喧哗,阻碍交通?!”

围观群众回头看到列队整齐的军队,连忙往两边散去,让开一条通路。

吕昭终于看清了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的场景是什么。

一辆马车停在路旁,车前站着位乌发高挽、面有泪痕的温婉女子,她紧紧挽住一位老者的手臂不愿撒开。

老者双手间戴着镣铐,神色亦十分悲痛,拍着女子的手不断地对她叮嘱。

老者身后是面露为难之色的几位官员。

吕布认出了老者是谁,惊得睁大眼睛,迅速翻身下马,大踏步走过去拨开官员们,将老者护在身后,“蔡中郎?!何人竟敢如此待您!”

蔡中郎?这是蔡邕?!

吕昭一拍脑门,心想我怎么忘了这件事。

在正史中,蔡邕听闻董卓之死,叹息了一句,被王允听到,勃然大怒,将其呵斥一顿后收押下狱。

蔡邕声望极高,多位大臣试图营救他,就连太尉马日磾都跑去找王允求情。但王允坚持己见,一定要处理蔡邕,最终蔡邕死在了监狱里,没有明说到底是年纪大经不住折腾病死的,还是被王允所杀。

见吕布言行举止都在保护自己,蔡邕百感交集,老泪纵横。

以前董卓还在时,有一次发怒,拿吕布发泄,以手戟掷之。吕布躲开后逃走了,董卓十分不满,抻着脖子骂了半天,最后蔡邕来访,听了前因后果,耐心地为董卓分析情况,委婉地劝他不该如此苛待吕布。

蔡邕的话董卓还是会听一听的,他虽不可能认错,但仍然派人去都亭侯府送上礼物,以示修好。

而吕布得知是蔡邕为他说过话后,从此对这位老爷子的印象就变得好了起来。

“蔡中郎乃旷世奇才,修撰典籍,应得天下人敬重,”吕布还在对廷尉的官员持续输出,“怎容尔等如此放肆!”

官员们有苦说不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为首的站了出来,恭敬道:“将军容禀,这是王司徒的命令,鄙人也只是奉命行事。”

吕布愣了一下,“啊?”

王司徒搞什么鬼?他满头问号,心想这时候不该抓董卓残党吗?怎么对蔡中郎下手了?

“多谢将军回护于我。”蔡邕叹道,“是老夫年纪大,糊涂了,说了不该说的话。”

“父亲!”一直抓着蔡邕手臂的女子忍不住说道,“王司徒认定您与董贼共为叛逆,但这根本就没有证据!”

吕布:“啊?”

吕布更茫然了,简直要被问号淹没了。

“父亲。”吕昭听了半天,终于开口。她来到吕布身旁,低声提醒道,“我们还有要事在身,得走了。”

吕布微微皱眉,“但……”

“所以只能先委屈蔡中郎与我们同行了。”吕昭话锋一转,颇为恭敬地对蔡邕比了个“请”的姿势。

如果没有贾诩的事情,吕昭很愿意换个更温和的方式跟王允掰扯掰扯。可惜眼下没时间,她也只好不给王司徒面子了。

蔡邕她是一定要救的。这位大儒声名远扬,威望极高,若能请动他相助,至少在文化教育领域,吕昭便半点也不用愁了。

吕布目光一亮,“对哦!”

蔡邕的女儿说,王允给他定下的罪名是与董卓共同谋逆,这根本是无稽之谈,且不说蔡邕劝董卓免了多少荒唐事,若真按这个罪名调查,满朝公卿第一个该被革职查办下大狱的,就是他王司徒。

“走走走,事情紧急,耽误不得!”吕布迅速命人牵来一匹性情温和的马,将蔡邕扶上去。然后他对廷尉的官员说:“照实回复王司徒,告诉他等我回来后,再亲自登门拜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