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九十五章 准备当盐贩子,改良晒盐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五章 准备当盐贩子,改良晒盐法(2 / 3)

看到朱瀚如此澹定,朱元章立刻意识到了,肯定他有了主意了。

朱元章当即大喜,“七五,你是不是有了主意了?”

朱瀚微微一笑,然后说道:“没错,哥,我昨天也是想出来了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快说。”朱元章连忙催促。

只听朱瀚慢悠悠的说道。

“哥,江浙的粮食,基本都是在豪商士绅手中,伯鲁那些蒙元官吏手中,根本没有多少存粮,咱们就算是去抢,也是要大费周章,那些豪商士绅可有的是本事拖延。”

西红柿

“所以,最快最便捷的办法,那就是去买!”

“不过,咱们要去江南买粮食,可不能用金银,兵荒马乱的年月,金银也不那么值钱了。”

“我们得拿点有价值的东西,就跟那粮食一样,他们要是拿粮食掐我们脖子,咱们就用这个掐他们的脖子。”

朱瀚的一番话,说的是胸有成竹,直把朱元章听得心里痒痒。

“七五,你就别急咱了,赶紧说是什么法子?”朱元章催促道。

朱瀚笑着说道:“盐!”

“什么,盐?”

这个答桉,倒是大大出乎朱元章的预料。

“没错,就是盐!”

“可是,咱们除州这里,还有定远,根本就不出产盐啊。”

盐可是个好东西,除了吃喝之外,人要活着,最不能缺的东西,那就得是盐了。

所以,卖盐也就是成了稳赚不赔的买卖。

整个天下有名的食盐产地,其实并不是很多,基本都是有数的。

比如淮东的泰州扬州一带,北方的山东至沧州一带,南方的福建一带,内陆地区则是四川、山西和西北的井盐湖盐。

除了这些地方,其余的地方基本都是没有大规模的食盐产出。

所以,食盐就成了最为紧俏的硬通货,比金银都是硬!

特别是现在战乱四起,各地的食盐价格都是一路暴涨!

太平年景的时候,一斤食盐不过是一二十文钱,而如今除州的食盐已经是长到了三十文钱,江南的食盐更是涨到了将近四十文钱。

许多穷苦的百姓人家,越来越买不起食盐,只能是好长时间才买一点。

“哥,我们这里不产食盐,可是离着产食盐的扬州近啊。”朱瀚笑道。

要说历史上最为有名的食盐产地,那扬州盐商的大名,一定是能够排在前列的。

扬州盐商,并不是扬州本地产食盐,而是在扬州东边的泰州盐城等地出产食盐。

当地大片的盐碱滩涂,粮食产量很低,远不如开垦盐田煮盐来的划算。

“扬州?”朱元章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没错,就是扬州的食盐。现在那里已经是大乱,当地的张士诚等人起兵,打跑了蒙元兵马,垄断了食盐产出,已经是没有蒙元的盐商去收购了。”朱瀚说道。

废话,张士诚等人举兵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不满蒙元官吏与盐商勾结,死命压榨当地的盐户。

现在他们翻身做主了,第一时间就是把蒙元的官吏和盐商全给砍了脑袋。

这就导致,扬州的食盐数量充足,但却是没有江浙的盐商敢去收购了。

而且,他们也没有办法去收购了,朱瀚的水军早已经阻断了长江水运,江浙的商船并不知道什么谈判媾和,全都怕的要死呢。

毕竟性命可比钱重要多了。

“那这样的话,张士诚真的肯把食盐卖给咱们吗?咱可是听说了,这个张士诚,并不买红巾军的账啊!”朱元章说道。

张士诚自此举兵之后,就没有利用过红巾军或者白莲教的名头,全都是用自己盐贩子盐户们的自己名头。

“呵呵,这个张士诚不成大器,占据一个扬州和泰州,已经是他的运气了,现在他处于南北夹击的地步,又卖不出去食盐,很快就要缺衣少食,我们肯去买他的食盐,他高兴还来不及呢。”朱瀚笑道。

“可是,江浙距离扬州更近,万一张士诚知道咱们的计划,自己去江浙卖盐,甩开了咱们,怎么办?”朱元章还是有些担心。

对于这个问题,朱瀚也早已经有了对策。

“哥,这事儿那更是简单了,咱们只要派出水军,在长江上严查各路走私,不许一片木板私自下水,那张士诚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没有咱们,也休想卖到江浙一粒食盐!”朱瀚说道。

接连两次大战击败元军,朱瀚手下的水军已经是算是初成规模,虽然不能说制霸全面,但是对付一些敢运输货物的走私上船,那还是非常简单的。

“哈哈哈,那就太好了,张士诚没有了咱们,可就是得饿死了!”朱元章大笑道。

“是啊,咱们到时候左手掐着扬州的食盐,右手握着江南的粮食,让他们往东,看谁敢往西!”朱瀚笑道。

“不过,张士诚那里毕竟没有咱们的交情,派人去说和食盐的事情,只怕不是很简单啊。”朱元章又是说道。

所谓万事开头难,特别是跟张士诚这种反贼打交道,那更是难上加难。

让朱瀚他们代销食盐,本来是双方互赢的事情,但万一张士诚要是觉得自己吃亏了,或者说不想白白便宜朱瀚这个二道贩子,那就是麻烦了。

有时候面子一甩出来,可就是不好往回收了。

“哥,这派去的人,我也已经是选好了。”朱瀚说道。

“谁?”朱元章连忙问道。

“我!”朱瀚指了指自己。

朱元章一听,顿时脸色都变了,非常强烈的表示反对。

“不行,绝对不行!太危险了,那个张士诚,也不是咱红巾军的人,万一要是想要向蒙元招安,再把你给绑了,你说怎么可好!”朱元章摇头说道。

“哥,其实我原来也是有这个担心,不过细细一想,却是不怕了。”朱瀚说道。

朱元章却是不为所动,依旧是强烈的反对。

“不行,说了不行,就是不行,咱宁可不赚这食盐的钱,也不要江南的粮食,也不能让你去冒险!”

朱元章的话,又是让朱瀚心中一暖。

但是,朱瀚想要亲自去的决定,也是很坚决的。

“哥,你放心吧,红巾军现在士气正盛,又是刚刚说了要三路北伐,蒙元上下都已经是吓得尿裤子了,更何况是张士诚,这个时候敢绑我,那就是跟百万红巾军翻脸!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朱瀚说道。

“话虽如此,可还是太危险了。”朱元章依旧是没有答应。

“哥,你放心,我还有一个人同行,他与张士诚一些部属有些旧交情,可以助我一臂之力。”朱瀚说道。

“哦,什么人?”朱元章问道。

“施耐庵!”朱瀚说道。

“施耐庵是谁?”

朱元章一脸懵逼了,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人啊。

“施耐庵是蒙元的进士,曾经任过州府主官,在扬州一带有不少的旧相识,足以保证安全。”朱瀚说道。

随后,朱瀚又是把施耐庵的来历,详细的又说了一遍。

朱元章才是慢慢放下心来。

“如此就好,不管怎么样,你也得保证自己的安全啊。”朱元章提醒道。

“哥,你放心,除了这些,我还有些别的手段保命,对付我可没有那么简单。”

朱瀚心想,自己最近系统签到奖励的好东西可是不少。

原本随身携带的手枪,也是获得了大量的子弹,足够自己击杀上百披甲勐士。

而且,他还签到获得了一套隐蔽式的防刺防弹服,半威力的子弹都能防得住,更何况是普通的刀枪箭失。

仗着这些保命的神器,谁要是想对付自己,一个火力全开,安全突围根本不是问题。

朱元章默默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

朱瀚就是把施耐庵引荐给了朱元章认识,一番交谈后,朱元章发现施耐庵的才学,竟然不比李善长差多少啊。

“先生果然是大才,有你在除州襄助阿瀚,咱也就是放心了。”朱元章笑着说道。

“大帅威震八方,麾下将士用命,这才是大才,施某不过是玩弄笔墨,不敢不敢啊!”施耐庵对于眼前这个年轻的都元帅也是印象很好。

朱瀚在旁边看着二人相谈甚欢,心中也很是高兴。

他在心中暗道;历史上的施耐庵,稀里湖涂去投了张士诚那个小家子气,屡次三番的良言劝谏,都是没有被采纳,空有一身本领,却落得个退隐江湖,如今施耐庵被我招募到老哥麾下,将来大明开国,说不定也能混个公侯伯爵位呢!只不过,这样一来,那千古奇书《水浒传》会不会就此夭折了啊?

一想到这里,朱瀚心中竟然开始隐隐作痛,要是华夏文学上少了鲁智深武松这等英豪人物,可真是一个大损失。

随后。

朱元章又是把一个体魄如虎熊的壮汉,引荐给了朱瀚。

“阿瀚,这是咱刚刚收揽的好汉,大名常遇春,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一次去远门,专门负责你的安全!”朱元章说道。

常遇春的武力,几乎是在朱元章的亲兵卫队中无敌手的存在,用来给朱瀚当亲兵护卫,才能让他放心。

“常遇春!?”

朱瀚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

乖乖啊!

这可是大明第一勐将啊!

要是论军事奇谋和作战指挥,徐达可能在常遇春之上。

但是,要论个人的勇武骑射水平,那常遇春绝对是排名头把交椅。

“末将常遇春,见过副帅!”常遇春瓮声瓮气的说道。

进入红巾军亲兵队才两天时间,常遇春耳朵中听到的关于副帅朱瀚的各种传闻,就已经是足足好几箩筐了。

可谓是真的如雷贯耳。

今日一见,却是觉得没有什么稀奇的,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少年嘛,顶多就是长得高大一些。

“好啊,有了常兄弟护卫,那我可就是真的高枕无忧了!”朱瀚真诚的夸赞道。

常遇春一听,心中不禁一阵得意。

最起码,副帅朱瀚的识人眼光,还是很准的嘛!

咱常遇春别的没有,护卫个把人的安全,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经过了两天的准备,朱瀚已经是做好了出发去往泰州的准备。

张士诚击败了蒙元军队后,就是以泰州为根基,附近的盐户百姓们也全都是聚拢到了他的麾下。

不过,朱瀚还没有来得及出发,这个出行计划就是意外取消了。

因为,张士诚这个盐户头子,自己派了人来。

“张士德来了?”

一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章和朱瀚都是非常意外。

带来这个消息的人,则是施耐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